印刷工:15世纪末欧洲新的文化参与者
印刷术诞生于德国,源于古腾堡圣经的出版。尽管从本世纪初开始,印刷商已遍布欧洲各地。他们专业化、组织化,并与商人和书店合作。这一新兴产业尤其集中在商业城市和大学城。他们的编辑策略力求覆盖更广泛的受众,而非仅限于文人,尽管重要的印刷商也与人文主义者合作,以传播高质量的修订版。他们的合作涉及古代文献,例如阿尔杜斯·马努提乌斯的希腊文版,以及宗教文本,尤其是《圣经》。因此,印刷术推动了宗教和思想的复兴,但也被怀疑传播有害的异端思想;随着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的兴起,印刷商日益受到政治和宗教当局的控制,其中一些人得以规避这种控制。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
欧洲印刷术的诞生可追溯到1452年,当时约翰·古腾堡在彼得·舍费尔(PeterSch?ffer)的帮助下,在约翰·富斯特(JohannFust)的资助下,于美因茨印刷了四十二行圣经。这项发明在漫长的技术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从中国和朝鲜的印刷术,到十四、十五世纪为穷人印刷的雕版圣经,无所不包。古腾堡的真正变革并非印刷机本身,而是活字印刷术的使用。此外,印刷术的成功也归功于它与投资这项新兴技术的重要商人之间的联系,例如约翰·富斯特。用弗雷德里克·巴比耶(FrédéricBarbier)的话来说,西方印刷术的原创性源于资本主义与技术发展的结合。
印刷术在欧洲迅速传播。1462年,拿骚大主教的军队洗劫了美因茨,这无疑加剧了印刷术的传播,迫使富斯特和舍费尔的工人离开。无论是出于经济原因还是其他原因,德国印刷商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各个城市以及更远的地方建立了印刷厂。第一家日耳曼国家以外的印刷厂于1465年在意大利拉齐奥地区的苏比亚科建立,而第一家法国印刷厂则于1470年在巴黎建立。随后的几年里,印刷厂在伊比利亚半岛、英格兰和东欧纷纷建立。
印刷业的参与者
印刷工,也就是印刷工坊的大师,并非书籍生产和贸易的唯一参与者。在最初的几十年里,不同代理商之间出现了专业化分工,例如,掌握印刷技术知识的印刷大师与资助出版发行的人(通常是实力雄厚的商人)之间的区别——这种区别在早期阶段仍然模糊不清。印刷工也越来越多地将市场营销委托给书商,无论是流动书商还是固定书商,或者委托给他们在欧洲的分支机构。最后,在工坊内部,印刷生产需要严格的分工,即使在只有一台印刷机的小工坊中,也至少有一名排字工和两名印刷机操作员,有时还会配备一名工坊领班和一名或多名校对员。虽然大多数早期工坊最多只有几台印刷机,但其他一些工坊则拥有多达25台印刷机,例如1471年至1526年间安东·科伯格在纽伦堡的企业。
印刷生产的起源
印刷术的出现催生了编辑政策的出现。最早印刷的书籍包括常见的法律和神学著作,以及拉丁经典著作,宗教著作也占据了主导地位。从一开始,印刷商就瞄准了两类对书籍有着持续需求的受众:大学学者和神职人员。随着市场饱和和印刷坊间竞争的加剧,印刷商开始寻求更广泛的受众,尤其是城市资产阶级,他们为他们印刷灵修作品、时祷书、弥撒书、大众读物和手册。
1500年之前印刷的书籍(Incunables)印数约为300至600册。16世纪,学术著作的平均印数增加至1000册,大众读物则达到2000册。主要的印刷中心集中在资本密集的大型商业城市以及主要的大学城附近。威尼斯凭借其高度发达的经济网络和毗邻的帕多瓦大学,成为15和16世纪印刷书籍的主要生产中心。
印刷商和人文主义者
十五、十六世纪传播和发展的学术印刷术也受益于人文主义的贡献。那些以文本质量著称的印刷商会向人文主义者寻求拉丁文或希腊文文本的版本。例如,伊拉斯谟主要与威尼斯的阿尔杜斯·马努提乌斯和巴塞尔的约翰·弗罗本的出版社合作。阿尔杜斯本人是一位人文主义者和希腊文化研究者,致力于重新发现古典著作,并且是首批完全用希腊文印刷文本并制作易于使用的希腊字符的人之一。
伊拉斯谟称赞他通过出版工作使古典文学重获新生。至于约翰·弗罗本,他通过出版其版本的《圣杰罗姆》、《圣安布罗斯》,尤其是新版《新约》的拉丁文版本,陪伴着伊拉斯谟转向出版和翻译圣经。对于伊拉斯谟来说,宗教文本的传播也属于人文主义文字复兴计划的一部分,而印刷术是这一复兴的工具之一。
人文主义印刷商,或与人文主义者合作的印刷商,奉行唯意志论的编辑政策,有时会引发紧张局势,埃斯蒂安王朝就是一个例证。埃斯蒂安家族的第一位印刷商老亨利·埃斯蒂安于1502年在巴黎创立了印刷厂,并与众多大学学者合作,制作精准的版本,尤其出版了勒菲弗尔·德·埃塔普尔的著作。他的儿子罗伯特继续进行学术印刷项目,尤其致力于新约圣经的修订。尽管受到弗朗西斯一世的保护,他仍与大学的神学家们公开冲突,最终于1552年不得不逃往日内瓦,在那里他公开支持加尔文主义。
受管制的打印机
通过大规模发行出版的文本,印刷商成为整个欧洲文化生活的参与者。他们中的一些人推动了人文主义者所倡导的文人复兴,一些人甚至推动了路德和加尔文所倡导的宗教复兴。然而,像阿尔杜斯·马努提乌斯或埃斯蒂安兄弟这样的重要人物不应掩盖这样一个事实:鉴于印刷成本高昂,大多数印刷商宁愿选择有利可图的投资,也不愿尝试不确定的新奇事物。在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时期,编辑项目也受到教会或国家的控制。印刷商被授予特权,使他们能够暂时垄断这些作品的印刷和销售,但这些特权很快成为国家控制出版内容的一种手段。
例如,在法国,王室特权于1566年成为强制性规定。此外,自1515年起,未经宗教当局批准,任何宗教书籍都不得印刷。1559年,天主教会出版了第一本《禁书目录》。在十六、十七世纪,无论是天主教徒还是新教徒,都毫不犹豫地严厉谴责那些违反宗教和道德的书籍的作者和出版商。规避这些规则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印刷商会列出虚假的印刷地址,或者在天主教国家被禁的书籍在新教国家印刷,并随后不受限制地在整个欧洲流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