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shing_法拉盛_历史百科

2022-6-30 14:14| 发布者: isky| 查看: 566| 评论: 0

摘要: 前殖民和殖民历史在殖民和欧洲定居之前,法拉盛最初由Matinecoc印第安人居住。荷兰殖民地1645年10月10日,法拉盛在荷兰西印度公司的特许下在法拉盛河东岸成立,是新阿姆斯特丹(曼哈顿下城)管辖的新荷兰殖民地的一 ...
前殖民和殖民历史

在殖民和欧洲定居之前,法拉盛最初由Matinecoc印第安人居住。

老法拉盛墓地,用于17世纪和18世纪,现在是公园


荷兰殖民地

1645年10月10日,法拉盛在荷兰西印度公司的特许下在法拉盛河东岸成立,是新阿姆斯特丹(曼哈顿下城)管辖的新荷兰殖民地的一部分。该定居点被命名为弗利辛根,以弗利辛根市命名,该市是荷兰西印度公司的欧洲基地。到1657年,居民称这个地方为“Vlishing”。最终,荷兰小镇的正式传统英文名称“法拉盛”将被确定下来(尽管是荷兰殖民地,但许多当地的早期定居者是英国人,他们从附近的康涅狄格殖民地流下来)。

与该地区所有其他城镇不同,法拉盛宪章允许居民享有在荷兰实行的宗教自由,“不受任何地方法官或教会部长的干扰”。然而,在1656年,新阿姆斯特丹总干事彼得·斯图伊文森 ( Peter Stuyvesant)发布了一项法令,禁止窝藏贵格会教徒。1657年12月27日,法拉盛的居民批准了一项名为“法拉盛抗议”的抗议活动。这份请愿书包含了宗教论点,甚至提到了“犹太人、土耳其人和埃及人”的自由,但最后以强有力的声明结束,即任何违反城镇宪章的行为都不会被容忍。

随后,一位名叫约翰·鲍恩的农民在他的家中举行贵格会会议并因此被捕并被驱逐到荷兰。最终,他说服荷兰西印度公司允许贵格会教徒和其他人自由敬拜。因此,法拉盛被称为新世界宗教自由的发源地。法拉盛荷兰时期遗留下来的地标包括波恩街上的约翰·波恩故居和北部大道上的老贵格会教堂。Remonstrance 是在位于 Linden Place 和Union Street之间的 Northern Boulevard 南侧的前国家军械库(现为警察机构)的一所房子里签署的。

20世纪初的灰街,现称灰大街


英国殖民地

1664年,英国人控制了新阿姆斯特丹,结束了荷兰人对新荷兰殖民地的控制,并将其更名为纽约省。1683年皇后县成立时,“法拉盛镇”是该县最初的五个城镇之一。法拉盛的许多历史参考资料都指向这个小镇,西面是法拉盛河(现在的法拉盛河),西面是新镇,南面是牙买加,分水岭和亨普斯特德在东边,后来成为拿骚县线。该镇于1898年解散,当时皇后区成为纽约市的一个自治市镇,而今天的“法拉盛”一词通常指的是一个小得多的区域,例如前法拉盛村。

法拉盛是一个权力所在地,因为纽约省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前由位于斯普林希尔庄园的州长卡德瓦拉德·科尔登( Cadwallader Colden )领导。

法拉盛是北美第一个商业苗圃的所在地,其中最着名的是 Prince、Bloodgood 和Parsons 苗圃。一块14英亩(5.7公顷)的帕森斯异国标本保存在基塞纳公园的北侧。托儿所也以与基塞纳大道相交的东西大道的名字命名;这些街道以植物命名,并按字母顺序从北部的 Ash Avenue 到南部的 Rose Avenue。法拉盛还为格林斯沃德项目提供树木,该项目现在被称为曼哈顿中央公园。进入20世纪,法拉盛拥有许多园艺设施和温室。

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法拉盛以及当今皇后区的大多数定居点都偏爱英国和驻扎的英国军队,尽管众所周知,一个营的苏格兰高地人在战争期间驻扎在法拉盛。在长岛战役之后,大陆军军官内森黑尔在法拉盛湾附近被捕,当时可能是一次情报收集任务,后来被绞死。

建于1785年的Kingsland Homestead最初是一位富有的贵格会商人的住所,现在是皇后区历史协会的所在地。

19世纪

在19世纪,随着纽约市人口和经济活力的持续增长,法拉盛也是如此。它靠近曼哈顿是它转变为时尚住宅区的关键。1837年4月15日,法拉盛村并入法拉盛镇。  公章只有“法拉盛村”三个字,周围环绕着不起眼的鲜花。已知没有使用其他标志或旗帜。法拉盛村包括法拉盛高地、鲍恩公园、默里山、英格尔赛德和法拉盛公园的社区。

法拉盛和北侧铁路于1854年开设了通往法拉盛的华盛顿港支线,提供通往东河岸边猎人角的通道。到1860年代中期,皇后县有 30,429名居民。学院点村成立于1867年,怀特斯通村成立于1868年。现在纽约市的第一所免费公立高中于1875年在法拉盛成立。法拉盛,当时是一个小村庄,于1858年建立图书馆,是皇后县最古老的图书馆,仅比布鲁克林市图书馆(建于1852年)略年轻。

1898年,尽管反对该提议,法拉盛镇(连同皇后县的另外两个城镇和其他土地)并入纽约市,形成新的皇后区。新自治市镇内的所有城镇、村庄和城市都解散了。

当地农田继续细分和开发,将法拉盛转变为纽约市人口稠密的社区。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哈勒兰房地产中介。从美国内战到1930年代末,它的口号是“问哈勒兰先生!” 可以在整个长岛的广告中看到,其地图上的短语“这就是法拉盛”成为了流行语。

20世纪的发展

法拉盛河上桥梁的持续建设和其他道路的发展增加了进入法拉盛的车辆流量。1909年,东河上的皇后区大桥开通,连接皇后区和曼哈顿中城。 随着第二年宾夕法尼亚车站的开通,现在是长岛铁路的一部分的华盛顿港支线开始运行到曼哈顿中城。百老汇,一条穿过法拉盛的主要道路,被拓宽并更名为北大道。法拉盛河上的罗斯福大道大桥,有四条车道,纽约市地铁的高架法拉盛线(7和<7> 列车),在1927年完工时是世界上最大的耳轴吊桥。 次年,主街泊位法拉盛地铁线在法拉盛市中心开通,为社区提供直达地铁通道。

法拉盛是好莱坞的先驱,当时年轻的美国电影业还以美国东海岸和芝加哥为基地。几十年后,RKO 基思的电影宫将举办米奇鲁尼、马克思兄弟和鲍勃霍普等人的杂耍表演和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