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大阪和北海道的经济动脉 ●.江户时代中期(约1716年至1804年)至明治30年代(约1898年至1908年) ●.沿日本海连接大阪和北海道 ●.航行于日本海并买卖货物的商船群。 北前船是进行这种活动的商船的统称。要点是“买卖”......它不仅仅是一艘载着货物的船。他们一直在大阪和北海道之间航行,在港口购买任何被认为“便宜”的东西,并出售船上货物中任何可以获利的东西。 一夜暴富的梦想——“北前船” 在日本海买卖货物 江户时代,在海上航行的载货船被称为“海船”,即货船。海岸线上有各种航线,也有不同类型的船只,每种船只都专门运载特定的货物。 在这些船只中,最大、航行最频繁的是“桧垣海船”(一种基本的木制货船)和“椴木海船”(一种运载酒桶的船)。这些船从大阪航行到江户(今天的东京)。最初,桧垣海船运输任何类型的货物。后来它改为专门运输清酒。当冬季日本海变得波涛汹涌时,这两种船就会沿着太平洋海岸航行,全年往返多次。 其他类型的船只包括“盐海船”,它从濑户内向江户运送盐。另一艘船是“丝通海船”,它把进口到长崎的丝线运往大阪,在回程时把海带和干鲍鱼等货物出口到中国。由于江户(东京湾沿岸)附近的盐产量微不足道,因此将盐从江户运往关东各地。 江户是德川幕府的权力中心。它拥有一百万人口,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但是,它无法生产足够数量的服装等生活必需品。因此,很多货物都是从关西地区运来的。但是,回程船上没有装载货物。停靠港很少,所以桧垣海船和棹海船只能从前往江户的单程航行中获利。 相反,北前船一直在往返北海道。他们的“业务”包括在港口购买任何被认为便宜的东西,并出售船上可以获利的任何货物。这种系统被称为“海泉船”(商船),是北前船与其他航线船只的最大区别。 战国船(货船)的图像。 北前船还有一个图像叫做“战国船”。这意味着可以装载的大米量为一千“石”(一石相当于约140公斤)。1,000石的换算重量约为150吨大米。还有许多中型船只可以装载500石大米。北前船历史上最大的船只装载了2400石。船的形状被称为“别在船”。用汉字写成“弁才”或“弁財”。这让人联想到一艘挂着巨大白帆的日本帆船。 别经船是在濑户内海发展起来的一种船。直到江户时代中期,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船只类型,例如伊势的“伊势船”、东北和北陆地区的“丰国船”、“毛濑船”等。北前船因其坚固的船体和锋利的船头破浪的能力而被称为别经船,几乎与今天的游艇一样好。即使在强风中,北前船也表现良好。 任何人都能发财的梦想 北前船在大阪和北海道之间往返一次,就能赚到1000两(当时的货币单位)。这相当于今天的6000万到1亿日元。当时,人们可以从见习水手开始,然后进步成为水手。然后他们可以攒够钱买自己的船,成为百万富翁。北前船为普通人和见习水手提供了利用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实现发财梦想的机会。尤其是在武士处于最高地位的普遍阶级制度中。虽然在北前船上发现了许多求救信号、沉船和事故的记录,但追求“北前船梦”的水手并不缺乏。 传播文化的北手船 北前船也传播了各种文化。其中一个例子就是饮食文化。北海道的昆布现在被用作日本西部许多现代日本食品的原料。北前船还传播了日本各地的民谣。歌曲“Haiya-bushi”起源于九州,后来变成了“SadoOkesa”。这首歌在新潟县流行起来,然后在青森县又变成了“Tsugaru-aiya-bushi”。来自岛根县的歌曲“Izumo-bushi”在秋田县变成了“Akita-funakata-bushi”。这是因为北前船的水手们记住了这首歌,并在他们所到过的每个地区都建立了这首歌。一种叫做“Sakiori”(一种撕布然后织布的过程)的编织方法在日本海沿岸的各个地区都存在。人们把旧衣服织成纬纱。江户时代初期,大阪府开始种植棉花。这引发了日本人的“服装革命”。然而,寒冷地区无法种植棉花,因此Sakiori成为北前船运送的旧衣服的宝贵棉花回收技术。这一工艺导致了“Sashiko”风格的布料,并传播到许多地区。 北前船的历史 近江商人的贸易路线 在北前船出现之前,近江商人一直专营北海道的所有产品。这些商人从战国末期开始向松前进发,当时各个国家处于战争状态。他们在敦贺收购货物,通过琵琶湖运到大阪,然后以更低的价格出售。一些近江商人拥有自己的船,但其中许多人共同购买了自己的船并雇用了水手,其中许多人来自北陆。那些以这种方式获得船只并销售北海道产品的人后来在大阪做生意。北前船成为维护得更好、更安全的海上航线的催化剂。 北前船的诞生 1672年,一位名叫河村瑞轩的江户商人受幕府命令维护从酒田到江户的海上航线。这是为了从幕府在最上川流域的天领(领土)运输15万石大米。从酒田到江户的东行通道穿过津轻海峡(本州和北海道之间),靠近太平洋海岸,那里的水域很危险。瑞轩宣布最上川和北海道之间的10个地点为官方停靠港,如佐渡的小木、下关、大阪等。这些港口的每个氏族都被要求免税,他们要求其他氏族首领也给予回报。这导致了更长距离的“西行路线”的发展。津轻、秋田和日本海沿岸的其他氏族知道这条路线的安全通道,开始每年将大米直接运往大阪。 幕府的西进航路服务 可以说,近江商人的敦贺(北海道航路)和瑞轩(西进酒田大阪航路)经营着“北前船航路”。但是,北前船并没有立即开始运营。敦贺的米运量减少,而近江商人从北海道运来的产品却不断增加。江户时代,幸田在全国范围内发展。随着人们越来越富裕,对海带、鲱鱼等的需求也迅速增加。这导致整个江户时代内浦湾的海带产量迅速增加。这意味着可以向京阪神(京都-大阪-神户)地区供应大量海带。 随着棉花、灯心草、靛蓝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在整个濑户内地区蔓延,对肥料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与此同时,在沙丁鱼(在千叶县九十九里滨等地用作鱼肥)大量供应的地区,稻田利用也得到了发展。由于千叶当地的需求,沙丁鱼不再运往日本西部。取而代之的是鲱鱼。18世纪初,人们开发了煮鲱鱼并浓缩鱼油的技术。剩余的沉淀物被制成肥料,并可以大量供应。 受雇于近江商人的北陆地区的厨师意识到,通过重复同样的过程可以获利。因此,厨师们通过各种方式独立于近江商人,例如(1)拥有自己的船,(2)与江差和函馆的商人以及近江的商人打交道,以及(3)直接与大阪的批发商店交易。这就是18世纪中叶左右的北前船。 进入明治时代后,北前船的贸易达到顶峰。 18世纪末,人们发明了一种坚固的帆布帆,即松右卫门帆。这种帆即使被强风吹得再厉害,一年也能往返大阪和北海道两次。北前船由此开始向北陆以外的地方扩展。船主开始更频繁地进行短途和中途航行。此外,19世纪,幕府将东虾夷地区(北海道东部的内浦湾)纳入其直辖范围,因此向江户运送货物的商人开始在那里进行贸易。这导致北前船贸易的多样化。 实际上,北前船活动的顶峰是在明治时代。在江户时代,松前氏只允许船只进入松前、江刺和函馆的港口。但是从明治三年(1870年)开始,任何港口都可以进行贸易。原因之一是船舶设计的进步,尤其是使用像西式帆船那样的多帆。 北前船完成了它的角色 但是,在1880年代后期(明治20年代),由于通讯手段的改善,北前船的利润开始逐渐下降。在那个时代,唯一的通讯手段是通过信件,但速度非常慢。北前船的水手利用这一点,了解不同地区商品价格的差异,然后利用这些差异赚取巨额利润。但是,随着电报通信的出现及其广泛使用,价格信息变得众所周知,结束了北前船水手对价格变化的垄断。 1891年(明治24年),东京和青森之间的东北干线全面开发。渡过津轻海峡后,北海道与东京之间的航线便直接相连。此外,这个时期,能够安全运送大量货物的蒸汽船也逐渐普及。1890年代后期(明治30年代),北前船逐渐消失。日俄战争给北海道周边海域带来的危险结束了北前船的历史。 北前船1年 农历二月(现历三月)是北前船起航的季节。虽然有很多船只从大阪出发,但有些船主将船只停靠在秋田、酒田、新潟等地避寒。之后,他们航行到大阪,被称为“登一番船”(一年中第一艘驶往大阪的船只)。然后他们再次前往北海道。船只于4月底至5月初抵达北海道。到了8月,船只满载北海道的货物,再次启程前往大阪。根据北手船主们所在的北陆地区的记录,他们在台风季节到来之前,通过下关海峡穿过濑户内海,将船只停泊在大阪淀川的支流上。除了船长之外,所有水手都步行回家。回到家乡的水手们继续他们的工作,在船主家里做日常杂务或其他任务,例如打扫、扫雪、做年糕等。记录表明,他们期待着在10天左右的时间里去汤寺(去治疗温泉)他们的休息日。 船员的角色 另一方面,留在大阪的船夫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必须购买第二年春天准备装船的货物,以及出售任何未售出的货物。大约在新年的时候,水手们才能返回家乡。 通常有11到13个人在北前船上航行,可以装载一千石大米。船的船长监督从船舶运营到货物交易和船员管理的一切。 在船长下面有三个重要的职位,称为“三职”(三个角色)。首先是“表师”(监督员),也就是今天的航海员。他的职责是绘制航线,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并通知其他水手前往下一个目的地的路线。接下来是“oyaji”(水手长),负责操纵船帆、舵和所有其他甲板操作。 三任三人中第三人是“chiku”(首席办事员)。他肩负着监督货物交付、管理账目、与船夫协商以及存取款的重要职责。北前船通常涉及大笔货币交易,因此chiku肩负着重大责任。普通海员被称为“kako”。他们的工作包括“katamote”(协助omoteshi的人)、舵手和“ikarisabaki”——负责放下和抬起锚的水手。ikarisabaki通常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水手。最后,还有“kashiki”——负责烹饪的厨师。他每天早上很早就起床做饭,当船靠港时,他仍留在船上照看船只。 水手的一生 水手的职业生涯通常从14或15岁开始,在船上帮忙做饭。在航行过程中,水手晋升为kako、ikarisabaki、kataomote等职位,直到最终晋升为sento或sanyaku。大多数担任sanyaku或船长职位的水手大多在40多岁和50多岁。通常需要大约30年的时间才能从kashiki(厨师)职位升至最高级职位。船长分为两个职位-“okisendo”,由船主雇用;以及“jikanorisendo”,同时担任船主和船长。由于北前船的船长还负责其交易,因此他必须比大多数人更擅长阅读、书写和使用算盘。这意味着更聪明的水手往往会被提拔到船长的位置。如果船上有能干的表弟和大夫,航行就会成功。一些被提拔到更高职位的水手是三十多岁,而另一些五十多岁的水手从未超越下级水手的位置。水手的职业发展基于功绩。 从Okisendo(船长)到船主 建造一艘可装载1,000石米的北前船的成本约为1,000两。即使是二手船也要花费500两。尽管成本高昂,但有无数人成为船主。然而,北前船水手的薪水并不高,他们可以省下很多钱。往返于大阪和江户之间的桧垣海船和太郎海船的船员年薪在30至40两之间。相比之下,当时的木匠师傅是日本收入最高的职业之一,年薪约为25两。 相反,北前船的船员每次航行只能得到两到三包薪水。船长被允许在船上装载自己的产品,这相当于船主装运量的10%左右。当载有1,000石的北前船利润达到1000两时,船长每次航行可以赚到100两。这种计算方式被称为“homachi-kasegi”(船长在港口时从额外货物中获得的利润)。虽然这种制度在其他航线上是不允许的,但它很早就在北前船上建立了。 还有一种奖金,叫做“kiridashi”,三峡水手有资格获得。船主将销售额的5-10%分配给他的水手。通过这种方式,水手们小心地处理船上的货物,并确保船长不会优先考虑自己的产品。这被认为是一种确保员工质量的成熟管理方法。这种制度促进了人们在成为水手之前就可以省钱的机制。因此,有很多人愿意不顾危险在北前船上工作。在江户时代,社会制度非常严苛。这使得北前船成为一种“梦想生活”,普通人只要有勇气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航行,并有生意,就能成为百万富翁心态。 经营北前船的综合商社 以贸易为生的松前藩 大阪与北海道之间的往返,基本都是北前船航线。在抵达北海道之前,在各个停靠港购买任何可以出售的东西都是正常的。返回濑户内海的途中,船上满载着鲱鱼、海带等。这取决于北海道唯一的大名领地松前藩的特殊情况。 江户时代的北海道,由于无法种植水稻,大米不足以作为主食和稻草。北海道人不得不从本州采购大部分日常用草制品。这些物品包括nawa(草绳)和waraji(草鞋)。松前藩的人通过向近江商人出售来赚钱。他们从北海道的阿伊努人那里获得鲑鱼等食物,并通过易货获得。松前氏族的起源源于贸易。 米和盐的必需品 米是阿伊努人非常需要的产品,即使他们不得不以物易物。日本西部的大米产量是从日本海沿岸的大名(领主)那里征收的,并作为税款送到大阪的米市。虽然北前船在从大阪出发时购买大米,但大名的稻米收成也在敦贺、新潟、酒田等地购买。他们评估市场价格,购买便宜的大米,然后在价格高的时候出售。 此外,北前船一到达日本海,濑户内的盐就销往各地。这解释了为什么盐田(盐产地)经常从濑户内向内陆传播。传说这是因为“那里有很多浅滩和很多晴天”。北前船的作用不容忽视。随着北前船的出现,盐市场不断扩大,生产者们也更加自信地增加了产量。此外,此前只能干制的北海道鲑鱼现在可以加工成腌鲑鱼了。19世纪,幕府直接管辖北海道的东部。这意味着船只可以直接从北海道航行到江户,江户的人们可以在早餐时享用腌鲑鱼。 棉花、旧衣服 江户时代初期,大阪府河内市开始全面种植棉花。棉花通过卷曲工艺用线编织而成,这比使用更结实的麻和其他织物更灵活。棉花具有出色的吸湿性(吸收或吸引空气中的水分的能力),这彻底改变了服装。然而,由于棉花是一种热带植物,在北方国家无法种植,因此即使是旧衣服或布料碎片也受到热烈欢迎。这成为了北前船的必备物品。 铁、和纸、石头…… 江户时代,日本约80%的铁产自中国山区。这种铁被称为“多多罗钢”,由砂铁制成。这些铁通过北前船运输,加工成锄头和镰刀等农具以及锅、电饭锅等日常用品,支撑着人们的生活。这也带来了各地餐具业的发展。纸张也在不同地方生产,由于北前船载有楮树(构树植物)和三桠(用于制造和纸的植物)等原材料,纸张成为重要产品。 石头也是重要的货物。它被用作压舱物以稳定船只。在只有近江商人与北海道进行贸易的时代,笏谷石是唯一使用的石头。这是在福井县堺市三国地区装载的。北前船从大阪起航后,花岗岩也在濑户内海沿岸的各个港口装载,成为常见的货物。此外,可以说开往北海道的船只装载着各种家用物品,从陶瓷器、漆器和蜡烛到糖果和人偶。从这个意义上说,北前船已经成为一家综合运输和贸易公司。 前往大阪的船只从鲱鱼中获利颇丰 但是,北前船的千两利润(现在约合6000万至1亿日元)是从哪里来的,这一点很重要。从大阪出发的战国船、下船只赚了100两。剩下的900两利润都是来自前往大阪的船只。最大的商品是鲱鱼。春天到来,海水变色时,北海道的鲱鱼被运到海岸制成肥料。鱼被煮熟,然后榨成鱼油。然后把鱼的残渣发酵。卖出的价格是购买价的5倍,有时甚至10倍。可以说,鲱鱼贸易是北前船获得巨额利润的秘密。 长崎的俵物和昆布 开往大阪的船只上还装载了大量干鲍鱼、海参和鱼翅。由于这三种美食都是用俵物包装的,因此被称为“草袋美食”,并从长崎出口到中国。此外,大量昆布也出口到中国。这对甲状腺激素异常引起的疾病有疗效。这些药草对一种叫做格雷夫斯病的疾病很有效,这种疾病在中国大陆内陆地区很常见。 北前船的好处如今以各种形式显现出来。其一是它对食物的影响。虽然日本人很早就开始食用昆布,但由于北前船大量装载,以昆布为主要原料的汤料成为普通百姓烹饪的标准。北前船帮助传播的昆布菜肴包括富山县的昆布卷鱼糕、胧昆布(一种俗称海带丝的昆布)、以及星鳗和昆布卷等菜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