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贸易与西方航海家

2022-6-21 12:46| 发布者: isky| 查看: 252| 评论: 0

摘要: 唐与海外贸易。到唐代(618-907),与日本和韩国进行了广泛的海上贸易。日本人和朝鲜人从杭州的淮河或长江口进入中国,然后通过运河到达首都长安。他们没有使用黄河,因为它在上游无法通航。从日本到中国的普通过境 ...
唐与海外贸易。到唐代(618-907),与日本和韩国进行了广泛的海上贸易。日本人和朝鲜人从杭州的淮河或长江口进入中国,然后通过运河到达首都长安。他们没有使用黄河,因为它在上游无法通航。

从日本到中国的普通过境需要五到十天。许多佛教僧侣和朝圣者也沿着这条路线旅行,将香和药从中国带到日本。除日本外,唐朝与阿拉伯和波斯的土地也有着重要的联系。杭州是主要港口,成千上万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居住于此。

宋代海术。航海的许多改进发生在宋代。宋人通过试验研制出大船,每艘有四六根桅杆,十二帆,四层甲板,可载一千人左右。自唐朝以来,锚、舵、落龙骨、绞盘、帆布帆和防水舱室都得到了改进或采用。此外,宋制地图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最准确的地图,其宗教主题远远超过了中世纪欧洲的地图绘制。

宋代水手还汇编了有关海岸线的详细探测和当前信息。更重要的是,风水师长期使用的指南针在海上需求中的应用使中国人的远洋航行更加安全。

经济原因。尽管航海技术的进步使海洋扩张成为可能,但商业经济的发展确实起到了作用。与中亚的联系被切断,被边境崛起的大帝国遏制,宋朝向北和西北扩张,转向了大海。其经济重心转向东南部的贸易和海域,长江有广泛的支流。

海上航线从阿拔斯帝国出发,将波斯湾与印度、东南亚和中国海岸连接起来。日本、爪哇和韩国海盗困扰着这些小路,但宋成功地遏制了他们一些更具破坏性的袭击。

元代影响。尽管蒙古人不是天生的水手,但他们仍然利用海上运输对印度和欧洲之间经由波斯和埃及的香料贸易产生了巨大影响。来自丹吉尔的14世纪穆斯林旅行者伊本·白图泰(Ibn Battuta)离开了南部

中国港口厦门,南行,携带丝绸、瓷器、茶叶和樟脑到马来海峡,在那里他为更远的西部前往波斯湾的旅程拾取香料。在这种贸易中获得的利润促进了16世纪东亚的欧洲(主要是葡萄牙)贸易网络。

明代动机。威望、宗主权和贸易,而不是领土获取,代表了明朝皇帝(1368-1644)进行海上扩张的主要动机。1405年至1433年,明朝廷率郑和七次出征,证实了帝国的军事和政治自信,并带来了朝贡使者到中国。例如,在第四次航行之后,十九个王国送来了贡品,包括丝绸、刺绣、各种异国情调的物品和动物,尤其是长颈鹿。

香料贸易。在15 世纪,欧洲商人将香料从叙利亚和埃及港口运往欧洲其他地区。在波斯皈依伊斯兰教后,该地区的贸易停止了,埃及人利用他们的垄断地位提高了价格。结果,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和荷兰都寻求其他路线。

葡萄牙人。十六世纪初,第一批西方航海者抵达中国。1511年,葡萄牙人占领了明朝远征军的前盟友和基地城市马六甲。六年内,葡萄牙船只抵达中国南部海岸,其中一些指挥官被派往北京执行贡品任务。任务没有成功,因为新来的人不了解自己的角色,举止不光彩,至少在中国人眼里是这样。他们被送走并被禁止返回。与此同时,葡萄牙人观察着广阔的

海岸线和缺乏有效的商业监管,决定在中国建立殖民地。在当地腐败官员的纵容下,葡萄牙人于1557年占领了澳门岛,并建立了工厂、仓库、办公室和居住区。这一事件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导致西方商船队的入侵和中国孤立的结束。

船舶。葡萄牙人凭借强大的船只成功在中国建立了殖民地。葡萄牙船只的建造是为了在长期的深海航行中执行任务。与此同时,中国的船只更小、更轻,专为短途航行而设计。日本的也是如此。郑和所用的大船,不再是官造的,也不是私人造的。然而,葡萄牙船只可以在政府或私人船坞中公开建造。

荷兰人。十七世纪初,新教荷兰人开始航行到南海,此后与天主教葡萄牙人发生冲突。1607年,葡萄牙人通过贿赂获得了中国对荷兰贸易的禁令,而荷兰人与之前的日本人和葡萄牙人一样,迅速转向走私和海盗活动。他们可以自由地捕食所有人,亚洲人和葡萄牙人,他们相信针对异教徒的海盗行为并不是一种罪过。

由于荷兰人没有获准进行贸易或使用任何靠近海岸的岛屿作为基地,他们于1623年占领了中国台湾大岛并将其作为殖民地,尽管葡萄牙人更早使用它并将该岛命名为福尔摩沙岛,意思是“美丽的。”

中国台湾。该岛在唐代已并入中华帝国。到17世纪初,来自大陆的定居者已经占领了西部大部分肥沃的平原,将土着居民(非中国人)限制在东部山脉。中国台湾应该是福建省的一个州。由于明朝政府没有有效的海军,在荷兰人接管该省之前,他们对该省的控制是有限的。

长期以来,各族海盗都求助于这个安全的避难所。荷兰人占领后,秩序井然,海盗被排除在外,税收比明代中国要轻。此后,华人移民迅速增加。荷兰对中国台湾的占领在很多方面都是后来的东南亚荷兰帝国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