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京港(Port of Tokyo,日语:とうきょうこう),港口代码:JPTOK,是日本最大的海港之一,年吞吐量达1亿吨货物和450万个20英尺标准箱。该港位于东京羽田机场附近,也是该地区的重要雇主,拥有超过3万名员工,每年为超过3.2万艘船舶提供服务。
港口概况:
东京港是日本主要国际贸易港口(五大港)之一,与川崎港、横滨港一起被指定为港口法的国际战略港口,并与横滨港一起被日本国土交通省指定为超级中央港口。它是根据日本海关法开放的港口,2014年贸易额为日本第一。该港是最早响应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出现的全球集装箱化趋势的日本港口之一,自1998年以来一直保持日本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第一的位置。
由于多年来横滨的强烈反对,东京港未能开放,但在关东大地震后,日本人认识到港口设施的重要性,并于1925年竣工日之出码头,日本侵华后,横滨港成为中转港。芝浦码头于1932年竣工,并于1934年竣工,港口最终于1941年5月20日开港,它被视为日本三大客运港口之一。
港口终端:
√. 货柜码头
东京港拥有3个集装箱码头,占地面积1,504,718平方米,共有15个泊位,岸线长度4,479米。
√. 大井货柜码头
码头共有泊位7个,面积94.57万平方米,岸线长2354米。
√. 青海货柜码头
码头共有泊位5个,面积479,079平方米,岸线长1,570米。
√. 品川集装箱码头
该码头拥有三个泊位,面积为79,939平方米,岸线长333米。该码头于1967年启用,是日本最古老的集装箱码头。
√. 上组东京货柜码头
码头设有一个泊位,岸线长260米。泊位由Kamigumi拥有。
√. 食品码头
有大井水产、大井食品两个食品码头于1999年2月启用,有泊位5个,岸线长1060米,仓储面积35.9万平方米。
√. 普通货物
港口杂货区有散货码头、木材码头、建筑材料码头、原木码头、线材码头五个码头,仓储面积90万平方米,岸线长3500米,可储存木材20万立方米,可储存原木21万吨。
√. 汽车总站
东京港拥有两座滚装码头,总长度为1,200米,占地面积为100,000平方米,存储能力为22,000辆汽车,转运能力为每年3,500,000辆。
√. 客运码头
●. 晴海客轮码头-国际客轮码头。
●. 竹芝客轮码头-日本国内客轮码头。
●. 东京港渡轮码头-日本国内渡轮码头。
港口历史:
东京港的前身江户港在日本海上运输史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是为江户(东京的旧称)人民提供货物的集散地。德川幕府时期(1603–1868),东京港不允许开放国际贸易,尽管邻近的横滨港已经开放了此类贸易。明治时期(1868–1912),港口的发展终于受到鼓励,当时实施了一项旨在疏浚水道、填海造地以改善隅田川河口的计划。
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成为全面码头建设项目的起点,随着1925年第一个码头日之出码头的启用,该项目宣告完工。随着另外两个码头芝浦码头和竹芝码头的建成,东京港于1941年5月20日开港进行国际贸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港口开发成为日本工业重建的重要任务,丰洲煤炭码头、晴海码头等码头相继开工。
到20世纪60年代末,集装箱运输系统已成为全球航运的主要因素。1967年,日本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NCT)成为该港口(也是日本)第一家集装箱码头运营商。同年,第一艘停靠日本港口的集装箱船是NCT处理的第一艘此类船只。这为东京港成为主要国际贸易港口做出了重大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