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zil_巴西_国家百科

2024-8-8 12:53| 发布者: isky| 查看: 237| 评论: 0

摘要: 巴西,正式名称为巴西联邦共和国(FederativeRepublicofBrazil),是南美洲和拉丁美洲最大、最东部的国家。它是美洲唯一的葡语国家,世界上葡语人口最多的国家,官方语言也是葡萄牙语。此外,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经 ...
巴西,正式名称为巴西联邦共和国(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是南美洲和拉丁美洲最大、最东部的国家。它是美洲唯一的葡语国家,世界上葡语人口最多的国家,官方语言也是葡萄牙语。此外,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经济体,也是世界第13大经济体(截至2024年10月)。巴西也是世界主要粮仓之一,在过去150年里一直是最大的咖啡生产国。


国名起源:

“巴西”一词可能来自葡萄牙语中的巴西木,这种树曾在巴西海岸大量生长。在葡萄牙语中,巴西木被称为pau-brasil,而brasil一词的词源通常是“像余烬一样红”。由于巴西木可制成深红色染料,因此受到欧洲纺织业的高度重视,也是巴西最早进行商业开发的产品。在整个16世纪,巴西海岸的土著民族(主要是图皮人)砍伐了大量的巴西木,他们将木材卖给欧洲商人(主要是葡萄牙人,但也有法国人),以换取各种欧洲消费品。

概况:

几个世纪以来,来自世界各地的大规模移民,使巴西成为世界上文化最多元、种族最多元化的国家之一。现在,巴西是世界第五大人口大国,占拉丁美洲人口的三分之一。巴西大部分居民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但其首都巴西利亚位于内陆,越来越多的移民正在向内陆迁移。在许多人眼中,里约热内卢仍然是巴西最重要的标志。巴西蓬勃发展的城市、巨大的水电和工业综合体、矿山和肥沃的农田使其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然而,巴西面临着极端的社会不平等、环境恶化、间歇性金融危机和有时僵持的政治体系的困境。

巴西在美洲是独一无二的,因为脱离葡萄牙独立后,它并没有像英国和西班牙在该地区占领的地区那样分裂成多个国家;相反,它在几个世纪中和各种形式的政府中都保留了自己的身份。由于这种霸权,葡萄牙语是通用语言,除了巴西的印第安人,尤其是那些居住在亚马逊盆地偏远地区的印第安人。在21世纪之交,巴西人以公开庆祝和贬低的方式纪念葡萄牙人与巴西接触500周年。

自然地理: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海岸,包括南美洲大部分内陆地区,除厄瓜多尔和智利外,巴西与所有南美洲国家接壤。巴西领土还包括许多海洋群岛,拥有亚马逊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该河流域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河流系统和世界上最广泛的原始雨林。巴西没有沙漠、高山或北极环境。

巴西的气候类型多样,地域广阔,地形多样,但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地区。巴西的地形也多种多样,包括丘陵、山脉、平原、高地和灌木丛。大部分地形海拔在200米至800米之间。巴西拥有密集而复杂的河流系统,是世界上最广泛的河流之一,有八个主要流域,全部流入大西洋。

历史:

巴西的第一批居民是公元前11,000年从亚洲跨越白令海峡的猎人。他们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到达了现在的巴西。16世纪上半叶,仅沿海地区的土著人民人口估计就有1至200万。然而,我们对欧洲人到来之前居住在巴西的人们的生活一无所知。

1492年,克里斯托瓦尔·科隆(CristóbalColón)成为第一个到达美洲的欧洲人后,巴西与其他“被发现”的美洲地区一样,也面临着殖民化的威胁。1500年探险家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登陆之前,现今巴西的领土上居住着众多部落国家。随后葡萄牙帝国宣称对巴西拥有主权,巴西一直是葡萄牙的殖民地,直到1808年帝国的首都从里斯本迁到里约热内卢。

到了16世纪中叶,蔗糖已成为巴西最重要的出口产品,1500年至1800年间,巴西从非洲接收了超过280万名奴隶。在18世纪,米纳斯吉拉斯州金矿的发现引发了淘金热。巴西的中心从东北向东南移动,1763年里约热内卢成为殖民首都。18世纪的淘金热估计有30万葡萄牙人来到巴西,更多的黑人奴隶也被引入巴西开采金矿。

巴西独立后,英国立即取代前殖民国家葡萄牙获得巨额投资,经济实现了如此惊人的经济增长,以至于被形容为“用富有的继母(英国)取代了老母亲(葡萄牙)”。20世纪左右,美国为了应对被西班牙语国家包围的孤立、及当时正在迅速发展的阿根廷建立对世界的控制,美国希望与巴西建立友谊,两国关系变得非常友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西保持中立,直到1942年8月,该国因南大西洋战略争端遭到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意大利的报复,因此加入同盟国一方参战。除了参加大西洋战役外,巴西还派出一支远征军参加意大利战役。

经济历史:

巴西建国以来长期以来一直是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重债国。二战后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工业化快速推进,经济得到发展,军政府的引进外资政策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出现了所谓的“巴西繁荣”(劳动力成本低),有丰富的资源可供熟练技术工人使用。

1968年至1973年,该国实现了被称为“巴西奇迹”的经济高速增长,但因第一次石油危机而被迫遭受挫折。由于20世纪70年代经济政策的失败,外汇储备耗尽,债务急剧增加。20世纪80年代,该国面临席卷拉丁美洲的债务危机,与墨西哥、阿根廷、秘鲁一起被列为财政失败国家之一,并饱受通货膨胀和巨额债务累积之苦。

巴西从一个专注于初级产业产品(糖、黄金和棉花)的殖民地,在20世纪成功建立了多元化的工业基础。钢铁行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巴西是2018年第九大钢铁生产国,也是2018年第五大钢铁净出口国。盖尔道集团是美洲最大的长钢生产商,淡水河谷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巴西石油和天然气公司Petrobras是拉丁美洲最有价值的公司。

经济:

巴西是世界采矿、农业和制造业大国之一,服务业强劲且增长迅速。巴西是多种矿产的主要生产国,包括铁矿石、锡、铝土矿(铝矿石)、锰、金、石英、钻石和其他宝石,并出口大量钢铁、汽车、电子产品和消费品。巴西是世界咖啡、橙子和木薯(木薯)的主要产地,也是糖、大豆和牛肉的主要生产国;然而,自20世纪中叶巴西开始迅速城市化并开发其矿产、工业和水力发电潜力以来,农业的相对重要性一直在下降。尤其是圣保罗市,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的工业和商业中心之一。

巴西的经济史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一个繁荣与萧条的循环。从16世纪到20世纪中叶,该国严重依赖一两种主要农产品,而这些农产品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波动很大。经济的周期性始于殖民时期早期巴西木的出口,随后出现了糖业繁荣、18世纪的矿产繁荣(尤其是黄金和钻石开采)、19世纪中叶的咖啡繁荣以及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橡胶繁荣。20世纪的巴西政府试图通过大力鼓励制造业来实现国家生产多元化,减少对农业出口的依赖。

政府希望确保国内对关键行业的控制,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后率先推出了一系列民族主义政策。它通常与一家或多家本地或外国公司合作,收购了该国一些最大的公司的所有权,随后将股票出售给私人投资者。政府对工业部门的日益参与受到批评,被批评为促进政治和社会目标而不是经济目标,以及繁琐低效的官僚机构;然而,一些行业将其成功归功于政府的措施,包括直接投资、税收和其他激励措施、保护性关税和进口限制。

政府启动了几个关键行业,包括现代造船计划、由大型PetrobráS公司(成立于1953年)领导的石化行业、蓬勃发展的微电子和个人电脑行业以及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飞机制造业,包括商用喷气式客机、航空和监视设备以及巴西空军的飞机。它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了汽车工业,以取代美国和德国的进口和装配厂。在20世纪后期的一段时期内,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最大份额,后来被服务业取代。

几乎持续的高利率20世纪后期的通货膨胀影响了巴西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货膨胀的部分原因是政府的赤字支出政策、大量资助工业扩张和补贴商业贷款,以及巴西个人在国内信贷受限时从外国银行获得贷款的做法。在20世纪后期,巴西根据不断修正的政府债券价值,将几乎所有交易都纳入通货膨胀指数。这种做法实际上使通货膨胀制度化,并导致公众接受了其必然性。因此,巴西的反通胀计划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取得了短暂的成功,当时政府发起了雷亚尔计划(PlanoReal)是一项严格限制政府支出、引入新货币并进行其他财政改革的计划。

20世纪90年代,政府将数十家金融机构、制造商和矿业公司私有化,其中包括几家大型钢铁生产商和里约热内卢多西河谷公司(Companhia Vale do Rio Dôce; CVRD)。巴西的大型矿业和航运集团CVRD被拆分为独立的(但经济实力仍然强大的)矿业和航运部门。政府还出售了其少数股份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向私人投资者发行股票,部分开放了石油行业的竞争。巴西国家石油公司随后进行了额外的公开发行股票——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该公司在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股票发行中筹集了约700亿美元——但政府仍保留了其多数股权。

21世纪初,巴西经济面临严重问题,政治不确定性更是雪上加霜。通货膨胀、金融不稳定和失业(或就业不足)仍然是持续的威胁,全国各地不时爆发政治和金融丑闻。然而,到2004年中期,通货膨胀率已经下降,巴西首次以本国货币雷亚尔而非美元发行债券。巴西仍然是世界上最不平衡的财富分配国家之一:10%的人获得了全国近一半的收入,而最贫穷的40%人口的收入不到总收入的十分之一。此外,土地所有权模式仍然极不平衡,就像殖民时期一样,社会运动呼吁改革。

现在,巴西的经济多元化,包括农业、工业和广泛的服务业。庞大的服务业约占GDP总量的72.7%,其次是工业部门(20.7%),而农业部门是最小的部门,占GDP总量的6.6%。巴西的重工业特别是航空业蓬勃发展,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目前占据小型喷气飞机市场近一半的份额,出口到全球多个国家,其中主要市场为欧洲和美国,以及亚洲日本等国家的技术能力受到高度评价。

农业:

巴西基本实现了基本粮食自给,是多种农作物的主要出口国,包括橙子、大豆、咖啡和木薯,这些作物主要生长在南部和东南部。与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不同,巴西自二战以来通过大幅扩大耕地面积来提高农业产量,但这种扩张却给边境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成本。

巴西是世界最大的咖啡;它是20世纪早期和中期该国最重要的单一出口产品。米纳斯吉拉斯州和圣埃斯皮里图州是主要的咖啡生产州,其次是圣保罗州和巴拉那州。20世纪90年代大豆及其衍生产品,尤其是动物饲料,成为比咖啡更有价值的收入来源。该国大部分大豆种植在巴拉那州和南里奥格兰德州;南马托格罗索州也已成为主要产区,因为那里的农民越来越多地使用机械和肥料来耕种稀树草原土壤。

约有三分之一的世界巴西种植的橙子数量是世界第二大橙子供应国美国的两倍多。巴西也是世界上橙子的主要生产国木薯和豆类、玉米、可可、香蕉和大米的主要种植地。虽然这些产品大部分在国内消费,但也有一些出口,包括亚马逊地区的黄麻和黑胡椒;东北海岸的棕榈油;米纳斯吉拉斯的大蒜;圣保罗的花生、橙子和茶;以及圣卡塔琳娜州和南里奥格兰德州的烟草。巴西坚果仅在北部有限的地区具有经济重要性。

巴西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牲畜数量(超过2亿头)和每年屠宰的牛比美国还多。最广泛的牧场集中在南部和东南部,北部各州和边境地区(如亚马逊)的份额较小但不断增加。肉类加工行业的主要业务位于南里奥格兰德州,该州最靠近乌拉圭和阿根廷的牛肉生产平原。巴西还生产大量家禽;家禽和肉类都是重要的出口产品。

在巴西,机械化耕作仍然比较少见。拖拉机和其他大型机械主要在南部和东南部以及西部边境(马托格罗索州、南马托格罗索州、阿克里州和朗多尼亚州)使用。东北部几乎没有拖拉机,那里的甘蔗种植园也依赖手工劳动。该地区约有一半的农场,但大多数农场面积只有12英亩(5公顷)或更少。政府在东北部修建了昂贵的大型灌溉项目,但这些项目对家庭农场帮助不大。许多贫困家庭勉强靠小块过度耕作的土地维持生计,而一些最大的农村土地则处于休耕状态或基本未使用状态。为了推动土地改革,数以万计的贫困巴西人参加了无地运动(Movimento dos Sem Terra),该运动组织了抗议和侵占土地的活动,有时甚至冒着引发暴力冲突的风险。20世纪90年代,政府开始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重新分配土地,尽管预算限制和行政积压阻碍了该计划。

巴西的技术进步和科学努力使农业部门受益,包括2000年中期发现一种感染橙树的细菌——木质部杆菌(Xylella fastidiosa)的基因序列。20世纪70年代,政府发起一项倡议,开始用乙醇(乙醇)主要由甘蔗、大米和木屑。巴西的汽油替代计划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汽油替代计划:圣保罗州和东北海岸的甘蔗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现代化的酿酒厂也纷纷建成,几年内,巴西几乎所有的新汽车都采用这种燃料。现在,许多巴西发动机燃烧的燃料中含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乙醇,有些发动机使用的乙醇比例甚至高于汽油。巴西是乙醇的主要生产国之一。

巴西制造业

制造业约占GDP的五分之一,占劳动力的十分之一以上。除少数例外,东南部拥有各个工业部门规模最大、种类最多、效率最高的企业。它还雇用了全国五分之三的产业工人,这些工人赚取了巴西大部分的工资,并生产了巴西最大价值的商品。南部雇用了全国五分之一以上的产业工人,但东北部雇用的工人大约只有该数量的一半,而且工资低于东南部和南部。在南部和东南部各州,巴拉那州、米纳斯吉拉斯州、里约热内卢州、南里奥格兰德州和圣埃斯皮里图州的制造业正日益抵消圣保罗的工业实力,仅圣保罗一地就生产了巴西近五分之二的制成品。一般而言,巴西的工厂规模不大;只有少数工厂雇用一百名或更多工人。正如可以预料的那样,最大的公司在东南部,其次是南部。

自20世纪中叶以来,巴西一直是全球主要的汽车,每年生产近200万辆。其他主要制造业包括电机、油漆、肥皂、药品、化学品、飞机、钢铁、食品和纸张。巴西一直是自19世纪初以来,巴伊亚州就一直致力于纺织品、服装和鞋类的生产。纺织业于1814年在巴伊亚州开始,使用当地供应的原棉;目前,该行业集中在圣保罗和福塔莱萨。制鞋业以南里奥格兰德州为中心,始于19世纪20年代,由肉类加工行业剩余的兽皮供应小型皮革厂。

交通

巴西大约85%的客货运输依赖公路运输,但由于幅员辽阔,航空运输很早就流行,而且由于海岸线长、河流丰富,水路运输也很流行。巴西目前拥有2000多个机场,与美国、俄罗斯并称为航空大国。由于缺乏发达的长途铁路网络,长途公交曾经是城市之间的廉价交通工具,但近年来,上述廉价航空公司已经占领了该市场分享。在这种情况下,票价差异已缩小至不到一倍。

人口民族:

截止2024年,巴西总人口约2.15亿人。根据2022年的样本研究(PNAD),45.3%的巴西人口自称是混血儿(正式称为棕色人种),43.5%为白种人,10.2%为黑人,0.6%为土著人,0.4%为东亚人(黄种人)。基督教是该国的主要宗教,其中罗马天主教是其最大的教派。巴西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人口。


巴西的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几乎所有人口都讲葡萄牙语,并且几乎是报纸、广播、电视以及商业和行政用途中唯一使用的语言。巴西是美洲唯一一个讲葡萄牙语的国家,这使得该语言成为巴西民族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赋予其与讲西班牙语的邻国截然不同的民族文化。

移民历史:

自1500年葡萄牙人到来以来,美洲印第安人、欧洲人和非洲人之间的基因混合在该国所有地区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根据覆盖整个人口的绝大多数常染色体研究,欧洲血统在全国范围内占主导地位,占65%至77%,而巴西人中的非洲血统估计为14.30%至25%,超过80%的巴西人拥有超过10%的非洲血统,土著血统在巴西所有地区都很明显。

从19世纪开始,巴西向移民开放边境。1808年至1972年间,约有500万人从60多个国家移民到巴西,其中大多数是葡萄牙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德国人、英国人、乌克兰人、波兰人、犹太人、非洲人、亚美尼亚人、俄罗斯人、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阿拉伯人。巴西是拉丁美洲第二大犹太人社区,占其人口的0.06%。除了阿拉伯世界,巴西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阿拉伯血统人口国家,有1500万至2000万人。据巴西外交部称,巴西是700万至1000万人的黎巴嫩侨民的家园,超过了居住在黎巴嫩的黎巴嫩个人人口。

日本移民的贡献

自从日本人作为农业移民首次定居巴西以来,他们就被称为“农业之神”,至今已成为保证日本巴西人在巴西社会崇高地位的重要基石。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建成时,当时的政府让日裔美国人在巴西利亚周边地区定居,以便委托他们生产首都建设所需的粮食。在巴西利亚建设40周年庆典上,联邦区州长对日裔美国人在农业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示特别感谢。

由于日本的经济合作,水果生产也蓬勃发展,特别是在南部圣卡塔琳娜州的苹果种植合作,极大地提高了日本在巴西的影响力。一名日裔美国人被选为巴西一侧与苹果种植相关的研究机构的负责人,甚至还有在合作中牺牲的日本研究员的半身像,成为日本农业合作的象征。此外,2005年9月29日解除的对日本芒果出口禁令一直是两国政府20多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

非洲奴隶

巴西的非洲裔人口数量比非洲以外的任何国家都多,非洲音乐、舞蹈、饮食和宗教习俗已成为巴西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6世纪至19世纪,奴隶贸易将大约400万非洲人带到了巴西,主要来自西非和安哥拉。大多数人在16世纪和17世纪被带到了东北部的甘蔗种植园。从18世纪开始,随着金矿和钻石开采的开始,更多的奴隶被送往米纳斯吉拉斯州。大多数人从事劳工和家仆工作,但有些人逃脱并逃往内陆,在那里建立了独立的农业社区或与印第安人群体混合。

1888年废除奴隶制后,很大一部分非洲人离开了被囚禁的地区,定居在其他农业区或城镇;然而,东北部仍然是非洲人和混血儿最集中的地方。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巴西制造商雇用了数百万欧洲移民,但基本避免雇用奴隶的后代,因为他们仍然处于巴西经济的边缘。到了21世纪,越来越多的人利用教育来实现向上流动。

文化:

巴西的核心文化源自葡萄牙文化,因为它与葡萄牙帝国有着紧密的殖民关系。[437]除其他影响外,葡萄牙人还引入了葡萄牙语、罗马天主教和殖民时期的建筑风格。该文化还受到非洲、土著和非葡萄牙欧洲文化和传统的强烈影响。巴西文化的某些方面受到了意大利、德国和其他欧洲以及日本、犹太和阿拉伯移民的影响,这些移民在19世纪和20世纪大批抵达巴西南部和东南地区。

土著美洲印第安人影响了巴西的语言和美食;而非洲人影响了语言、美食、音乐、舞蹈和宗教。自16世纪以来,巴西艺术发展出多种风格,从巴洛克风格(19世纪初之前一直是巴西的主流风格)到浪漫主义、现代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巴西电影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自1960年代以来,巴西电影获得了新的国际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