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 焚书——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的悠久传统

[复制链接]
查看2 | 回复1 | 昨天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伊斯兰历史上的焚书事件

阿拉伯-伊斯兰历史上的焚书行为与伊斯兰文化中对文字的诸多欣赏形式——对书籍的迷恋、书法艺术,以及学者和统治者著名的私人图书馆——难以调和。伊斯兰文化 是如何容忍这两个极端的? 毁书和故意焚书发生在穆斯林历史的某些关键时刻,这并非仅仅是由于战争和灾难,而是出自统治者之手,却得到了学者的认可,反之亦然。

在 《阿拉伯遗产中的焚书》一书中,纳赛尔·胡扎伊米 (Nasser al-Khuzaymī) 介绍了另一种焚书行为:学者们焚毁自己的书籍,并列举了 37 起此类事件,其中就有伊本·西那 (Avicenna)、马瓦迪 (al-Mawardī)、哈菲 (al-Ḥafī)、赛义德·伊本·朱拜尔 (Sa'īd ibn Jubayr)、阿布·阿姆鲁·库菲 (Abū 'Amr al-Kūfī)、阿布·哈扬·塔维迪 (Abū Hayyān al-Tawhīdī)、阿布·阿姆鲁·伊本·阿拉 (Abū 'Amr ibn al-'Alā) 和苏富扬·萨维里 (Sufyan al-Thawrī)。 焚书的方式包括焚烧、掩埋、投入水中或撕碎。

在蒙昧时代和伊斯兰教初期,阿拉伯文化依靠口头传统而非书面文字来传承知识。记忆和口头传统受到高度尊重,即使在写作和书籍制作形式发展之后,这种趋势仍然延续。  伊本阿卜杜勒巴尔 (Ibn 'Abd al-Bārr) 在 《揭示知识本质及其巨大价值的概要》一书中指出,语言学家作家尤努斯伊本哈比卜 (Yūnus ibn Habīb) 无意中听到一个人在唱歌:他将自己的知识存入一本书,唉!将知识保存在书中的人有祸了 。

al-Khuzaymī 认为,这种倾向可能解释了为什么许多同伴鼓励或支持销毁书籍。最重要的早期例子之一来自伊本萨德 (Ibn Sa'd) 的传记词典,其中他提到第三任哈里发奥马尔伊本哈塔卜 (Omar ibn al-Khattab) 下令焚烧先知传统的“书籍” 。另一个突出的事件是奥斯曼·伊本·阿凡(Uthmān ibn 'Affān)的事件,他焚烧了除一本之外的所有《古兰经》抄本,以避免新生社群的分裂和分歧。伊斯兰时代初期也曾发生过类似的焚书事件,或许是出于对《古兰经》和圣训的混淆和讹误,或是对知识来源的过度关注。据说是哈赫哈克(al-Ḍaḥḥāk)的一句名言概括了这种担忧:“总有一天,人们会专注于记载,而对《古兰经》置之不理。”

焚书的理由多种多样

值得注意的是,焚书和销毁书籍并没有阻止公众和学者阅读和研究这些书籍。有时,特定书籍的销毁反而会引发人们对其内容的关注,并引起同时代人和后代人的好奇,从而激发他们的研究。 同样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伊斯兰历史上的焚书并非单一模式,而是基于不同的原因,通常是为了政治目的。  这一点在安达卢斯尤为明显,这种现象在其历史上曾六次出现,分别在伍麦叶王朝、阿米尔王朝、阿巴迪王朝、穆拉比特王朝和穆瓦希德王朝时期。贾尼娜·M·萨弗兰 在其文章《安达卢斯的焚书政治》中指出,焚书本身已成为统治者用来塑造其统治形象的一种传统。

第一件大事是公元 961 年,在倭马亚王朝第一任哈里发阿卜杜勒拉赫曼纳西尔的祝福下,伊本马萨拉的书籍在科尔多瓦清真寺的庭院中被焚烧。 焚烧书籍的原因并非随意。伊本马萨拉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他在从伊斯兰东方之旅归来后声名鹊起,在那里他研究了穆尔太齐赖派和苏菲派的著作。 然而,他的名声在他死后数十年依然存在,与科尔多瓦的学者们竞争,后者大多信奉马立克法学派,他的弟子和追随者破坏了权力的平衡。

倭马亚王朝的哈里发看到了利用首都学者对伊本马萨拉教义的关注的机会,并借此将自己塑造成逊尼派伊斯兰教的捍卫者。这是提升他在北非和国内声望的务实举措,尤其考虑到他与法蒂玛王朝哈里发的激烈竞争,而后者的合法性则声称自己具有什叶派特征。  焚书作为一项公开活动,政治条件和思想考量相互作用,为确立某些政治承诺和联盟提供了强有力的机会。 此后,更多事件相继发生。正如萨夫兰所解释的那样,这一过程本身成为一种象征性的传统,统治者借此表达权威并试图巩固其合法性。

阿布·阿米尔·穆罕默德(Abū 'Āmir Muḥammad),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哈吉布·曼苏尔(al-Ḥājib al-Manṣūr,欧洲文献中也称曼苏尔(Almanzor)),上台后并没有获得民众支持,因为他的权力被视为利用哈里发希沙姆二世(Hishām II)的年幼,当时希沙姆二世年仅12岁。 曼苏尔率领了多次成功的军事行动,巩固了他摇摇欲坠的地位。然而,曼苏尔追随了两位非常强大的哈里发,他们作为宗教和知识赞助人的声誉对于建立他们的合法性至关重要。

面对这种情况,曼苏尔竭力将自己塑造成宗教的守护者和虔诚的典范,并为此求助于安达卢斯的学者,希望获得他们的认可,从而巩固他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 他甚至焚烧了哈坎宏伟图书馆的藏书。 另一个略有不同的例子是,塞维利亚总督阿巴德二世·穆塔迪德下令焚烧伊本·哈兹姆的书籍。  尽管有些人将此归因于伊本·哈兹姆对萨希里教义的信奉,但最近的研究表明,伊本·哈兹姆对马利基法学派的批评及其政治立场,尤其是他作为伍麦叶王朝的拥护者,对阿巴德王朝统治者的权威构成了威胁,因此下令焚烧伊本·哈兹姆的书籍。  

伊本哈兹姆用一首诗回应了这次针对他的学术和书籍的攻击: 尽管你可以烧毁纸张,但 你无法烧毁纸张上的东西, 尽管你这样做,它仍然保存在我的灵魂中。 (Wasserstein 译,《伊本哈兹姆和安达卢斯》,引自 Safran 的文章) 穆罕默德·本·阿萨德·亚菲在他的书Mir'āt al-jinān wa 'ibrat al-yaqzān fī ma'rifat mā yu'tabar min hawādīth al-zamān》中记录了 伊斯兰历 537 年发生的事件,在这一年,穆拉比特王朝的统治者阿里·本·优素福下令焚烧阿布·哈米德·穆罕默德·本·穆罕默德·安萨利的书。

他的儿子阿里·伊本·尤素夫·伊本·塔什芬也走上了与他相同的道路。据萨弗兰称,这位阿尔莫拉维王朝的王子在登基为王子后致瓦伦西亚当局的信中“指示,如果瓦伦西亚当局发现任何宣扬异端‘革新’的书籍,尤其是安萨里的书,就应将其焚烧”。  此外,根据伊斯兰学者的说法,许多资料都记录了支持销毁包含异端邪说的书籍。例如,伊本·盖伊姆·贾乌齐亚在其著作《治理之道》中写道:“马尔瓦齐说:‘我曾对艾哈迈德说:‘我借了一本书,里面充斥着邪恶和污秽。你认为我应该把它撕碎烧掉吗?’他说:‘好的。’”所以我把它烧了。’” 还应该指出的是,销毁书籍有实际和科学的原因,特别是在收集、编纂和分类阶段。

将材料口述给弟子(尤其是宗教材料)的谢赫会要求学生背诵,以确保准确性。与会者的姓名和会议日期都被记录下来。  由于担心出现错误,学者们会在有生之年销毁这些副本,或者建议在他们去世后销毁,这在许多圣训学者中很常见。 也有报道称,由于违反既定方法论,书籍遭到焚毁,正如胡扎伊米在其著作中所分析的那样。资料 来源:贾尼娜·M·萨夫兰,《安达卢西亚的焚书政治》;穆罕默德·马希尔·哈马达著《安达卢西亚和北非的政治和行政文件:研究与文本》;纳赛尔·胡扎伊米著《阿拉伯遗产中的焚书》。


焚书——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的悠久传统

学习印度历史的学生对十二世纪巴赫蒂亚尔·卡尔吉(Bakhtiar Khalji)摧毁印度比哈尔邦那烂陀大学(Nalanda University)大图书馆的事件并不陌生。令人悲伤的是,这绝非孤例。事实上,毁灭知识一直是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的悠久传统。
本文记录了一系列伊斯兰蛮族肆意毁坏珍贵古籍的事件。其中一些事件仅仅发生在几十年前!

注:本文素材取自维基百科“焚书事件列表”(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book-burning_incidents

公元976年:卡多瓦,安达卢斯(西班牙)  

曼苏尔·伊本·阿比·阿米尔 (Al-Mansur ibn Abi Aamir) 在极端正统思想的驱使下,下令销毁卡多瓦哈卡姆图书馆的所有古代科学书籍。

公元1029年:波斯雷伊

加兹尼国王马哈茂德下令销毁雷伊图书馆及其所有被视为异端的书籍。显然,雷伊酋长国信奉什叶派,其文学作品显然冒犯了马哈茂德逊尼派的情感。

公元1034年:波斯伊斯法罕

另一个逊尼派入侵者,苏丹马苏德一世,于公元 1034 年征服了波斯什叶派伊斯法罕酋长国,并摧毁了整个图书馆。

公元1151年:阿富汗加兹尼

加兹纳维德王朝是一个源自马穆鲁克的穆斯林突厥王朝。在其鼎盛时期,它统治着伊朗、阿富汗和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大部分地区。1151年,古里德王朝的阿拉·丁·侯赛因攻占了加兹纳,并纵火焚城。加兹纳维德王朝建造的图书馆和宫殿被毁。讽刺的是,历史却将阿拉·丁·侯赛因记载为最伟大的古里德国王!

公元1153年:马尔代夫

1153年,马尔代夫从信奉了一千多年的佛教皈依伊斯兰教,并以此作为国教。皈依伊斯兰教后,佛教僧侣随即被斩首,佛像被毁,所有佛经也被焚毁。

公元1154年:波斯尼沙普尔

尼沙普尔是伊朗东北部一座古老的丝绸之路城市。1154年,它被乌古斯突厥人占领。他们烧毁了这座城市,洗劫了图书馆,并放火焚烧了它们。

公元1193年:印度那烂陀大学

那烂陀图书馆,又名“真理之山”,是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印度教和佛教知识宝库。据说其藏书数十万册,数量之多以至于在1193年被穆斯林狂热分子巴赫蒂亚尔·卡尔吉(Bakhtiar Khilji)纵火焚烧了数月之久。

公元12世纪:埃及艾资哈尔

艾资哈尔是伊斯玛仪派什叶派法蒂玛王朝的遗迹,该王朝自称源于法蒂玛,她是穆罕默德之女,也是先知穆罕默德女婿阿里之妻。公元12世纪,逊尼派阿尤布王朝的创始人萨拉丁推翻了法蒂玛王朝,并将艾资哈尔改建成逊尼派的学术中心。据《伊斯兰百科全书》(莱顿,1936年,第3卷,第353页)记载,“他下令在十年间变卖宫廷所有珍宝,包括书籍。许多珍宝被焚烧,被扔进尼罗河,或被堆成大堆,上面覆以沙土,形成了一座规整的‘书山’……据说被销毁的书籍数量在12万至200万册之间。”

12-13世纪:印度

穆斯林视佛教为偶像崇拜的宗教。12至13世纪,突厥-蒙古入侵者焚烧佛经,摧毁数百座佛教寺院,杀害数千名僧侣。

公元 1256 年:波斯阿拉穆特城堡

入侵的蒙古人摧毁了波斯阿拉穆特城堡著名的图书馆,该城堡是尼扎里·伊斯玛仪派的主要堡垒。

公元1258年:巴格达

1258年,蒙古入侵者摧毁了著名的“智慧之家”,以及巴格达的许多其他图书馆。据说,大量书籍被投入底格里斯河,导致河水长达六个月之久变黑。[关于蒙古人当时是否皈依伊斯兰教尚存疑问,尽管有人怀疑这是否会造成影响——编者注]

公元1885年,苏丹

1885 年,穆罕默德·艾哈迈德(Muhammad Ahmad,人称马赫迪)在苏丹建立统治后,授权焚烧穆斯林律法和神学书籍,因为这些书籍与马赫迪推翻的旧秩序有关。

(编者注:最近两次事件之间相隔六个多世纪,这在伊斯兰历史上极为罕见。需要更多研究来证实其真实性或填补这一空白。)

1946-47年,库尔德共和国

1946年,伊朗北部亲苏联的马哈巴德库尔德共和国被伊朗军队占领,他们烧毁了所有能找到的库尔德语书籍,并禁止教授库尔德语。

1988年,《撒旦诗篇》(全球)

1988年,萨尔曼·拉什迪的小说《撒旦诗篇》出版,引发了世界各地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的愤怒抗议和骚乱。英国发生了多起焚书事件,加州两家书店还遭到燃烧弹袭击。

公元1987年:阿富汗喀布尔

位于喀布尔的纳西尔·胡斯劳基金会拥有图书出版设施、博物馆和图书馆,藏书五万五千册,其中包括一本极为罕见的12世纪菲尔多西巨著《列王纪》(Shāhnāma)手抄本。1998年,塔利班洗劫了这家出版社、博物馆和图书馆,将一些书籍付之一炬,另一些则被扔进附近的一条河里。无一幸免,包括一本千年古兰经。

公元2001年:埃及

2001 年 1 月,埃及文化部下令焚烧著名 8 世纪波斯-阿拉伯诗人阿布·努瓦斯的约 6,000 本同性恋诗集,尽管他的作品被认为是阿拉伯文学的经典。

这一传统仍在延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sky | 昨天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伊斯兰教反对知识主义、批判性思维和好奇心,因此,我们看到穆斯林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落后。

我们首先要定义的是,在《古兰经》和伊斯兰教的背景下,知识主义的含义是什么,以及当我们讨论认识论时,知识主义的含义是什么。穆赫塔萨尔的《塔夫西尔》在此将其定义为:“在真主眼中,世上最恶劣的生物是那些对真理充耳不闻、不聆听也不接受真理的人;那些哑口无言、不承认真理、不呼唤真理的人,因为他们不明白真主的训诫和禁令。” 此处的真理指的是伊斯兰教的真理。因此,这里指伊斯兰教本身,而非认识论意义上的真理。

理性在《古兰经》中的作用在于验证《古兰经》,而非质疑它。穆斯林不应该质疑神学原则,而应该顺服真主通过启示所传达的旨意。因此,从伊斯兰教的角度来看,《古兰经》完全拥护智识主义。然而,我们必须小心,不要陷入“说服性定义” [3]的谬误,因为当我说伊斯兰教反对智识主义时,我指的是世俗的定义,而不是伊斯兰教的定义。

从现在开始,当我说理智主义时,我将使用理智主义来表示通过合理的真实信念来追求知识。难怪塔利班下令销毁阿富汗境内除《古兰经》以外的所有书籍。事实上,纵观历史(包括伊斯兰黄金时代),我们目睹过太多焚书和宗教裁判的例子,只要所研究的内容违背了正统教义[4]。

伊斯兰教思想自由的现状

不幸的是,在当今时代,我们看到穆斯林世界在科学技术方面落后。以下一些统计数据表明了这一点:

伊斯兰国家工程师比例为千分之九,而世界平均水平为千分之四十 [10]

穆斯林诺贝尔奖获得者极少 [11]

西班牙一年翻译的书籍数量就比整个阿拉伯世界在过去一千年里翻译的书籍数量还要多。[12]

我觉得穆斯林用科学发现来证明《古兰经》自始至终都知道这些发现,却对科学抱有轻蔑的态度,这很虚伪。他们往往等到科学发现出现,然后想方设法把它塞进《古兰经》,因为他们相信《古兰经》掌握了所有的知识。

归根结底,科学发现与真主的话语(至少是字面意义上的)存在冲突。《古兰经》说,只有真主知道母亲子宫里有什么(《古兰经》31:34),无人能预测雨水(《古兰经》31:34),无人能预测太阳在沸水中落下(《古兰经》18:86),地心说(《古兰经》36:40),精液来自脊椎和肋骨(《古兰经》86:7),把苍蝇泡在饮料里(《布哈里圣训实录》3320),喝骆驼尿(《提尔米吉圣训实录》2042)等等,不难理解为什么科学与伊斯兰教无法共存。

例如,如果伊斯兰教确实提倡科学发现,我们就会看到穆斯林世界对进化论的接受度更高,但我们也会看到与基督教徒一样多的反对声音。

另一个问题似乎是,穆斯林辩护者倾向于赞美伊斯兰教对科学的热爱,但这更多的是神话而不是现实。


[4] 这场战争始于公元1150年。这一年,巴格达哈里发穆斯塔尼吉德下令焚烧伊本·西纳和真诚兄弟会(Ikhwanul Saffa)的所有哲学著作。公元1194年,当时在西班牙塞维利亚的埃米尔阿布·优素福·雅库布·曼苏尔下令焚烧伊本·鲁世德的所有著作,只留下几部自然科学著作。
https://www.reddit.com/r/DebateR ... ectualism_critica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38

主题

190

帖子

105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