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黄金时代:笈多帝国

[复制链接]
查看2 | 回复1 |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代
孔雀帝国

孔雀帝国(公元前321-185年)是印度次大陆历史上幅员辽阔、实力最强的帝国之一。这一时期,帝国的文化发展和经济繁荣程度均有显著提升。帝国在文学、科学、艺术和建筑领域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医集要》等重要著作都是在这一时期写成和扩充的。婆罗米文和方言的早期发展也发生在这一时期,这些文字后来成为其他语言的基础。这一时期还涌现出像阿阇梨和帕坦伽利这样的学者,他们在数学、诗歌和瑜伽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孔雀帝国以其高效的行政体系而闻名,其中包括庞大的官员和官僚网络、完善的税收制度和组织严密的军队。

据历史学家估计,在孔雀王朝时代,印度次大陆创造了全球GDP的近三分之一,这是该地区有史以来最高的贡献率。

古典时代
笈多帝国

公元4世纪到6世纪被称为印度的黄金时代,因为笈多王朝时期,印度在数学、天文学、科学、宗教和哲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包括零的概念在内的十进制数字系统就是在这一时期在印度发明的。笈多王朝领导下创造的和平与繁荣,为印度的科学和艺术追求奠定了基础。公元6世纪,匈奴人入侵笈多王朝,印度的黄金时代宣告结束,尽管其他一些历史学家对这种说法提出了质疑。据估计,古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在公元1年和公元1000年分别占全球GDP的32%和28%。此外,在公元第一个千年,印度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7.15%-30.3%。

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
莫卧儿帝国

莫卧儿帝国常被称为印度最后的黄金时代。1526年,巴拉斯家族的巴布尔在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和汗瓦战役中分别战胜了德里苏丹国和拉其普特联邦后建立了莫卧儿帝国。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在阿克巴、贾汉吉尔和沙贾汗的统治下,莫卧儿帝国的疆域和实力不断扩大,并主宰了印度次大陆,在奥朗则布的统治下达到顶峰。这种帝国结构一直持续到1720年奥朗则布去世后不久,此后,它逐渐从一个中央集权的独裁政体转变为一个自治藩属国的集合,这些藩属国接受皇帝名义上的宗主权。1857年印度叛乱后,该帝国被英国统治正式解散。

莫卧儿王朝采用并标准化了苏尔皇帝谢尔沙苏里在其短暂统治期间引入的卢比(rupiya,即银)和达姆(铜)货币。

农业是莫卧儿经济的主要部门。莫卧儿王朝种植各种作物,包括小麦、水稻和大麦等粮食作物,以及棉花、靛蓝和鸦片等非粮食经济作物。到17世纪中叶,印度农民开始大量种植从美洲进口的玉米和烟草。莫卧儿王朝政府重视土地改革,这一改革由谢尔沙苏里发起,阿克巴大帝采纳并进一步推进。民政管理以功绩为基础,采用等级制度,根据业绩晋升,印度农民普遍使用播种机就是一个例子。莫卧儿王朝还在帝国各地修建灌溉系统,大大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增加了净收入,从而提高了农业产量。

制造业也是莫卧儿经济的重要贡献者。直到18世纪末,该帝国的工业产出约占世界总产出的25%。制成品和经济作物销往世界各地。关键产业包括纺织、造船和钢铁。加工产品包括棉纺织品、纱线、线、丝绸、黄麻制品、金属制品以及糖、油和黄油等食品。莫卧儿帝国还利用了欧洲对印度产品的需求,特别是棉纺织品,以及香料、胡椒、靛蓝、丝绸和硝石(用于军火)等商品。例如,欧洲时尚越来越依赖莫卧儿印度纺织品和丝绸。从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印度占英国从亚洲进口商品的95%,仅孟加拉苏巴省就占荷兰从亚洲进口商品的40%。

莫卧儿帝国最大的制造业是纺织业,尤其是棉纺业,包括布匹、印花布和平纹细布的生产。到18世纪初,莫卧儿印度纺织品已为印度次大陆、东南亚、欧洲、美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人们提供服装。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是孟加拉省,尤其是在其首都达卡周边地区。

笈多帝国

笈多王朝(GuptaEmpire,319年-550年)是以恒河流域中下游为基地的大帝国,曾统治印度次大陆中的许多地区,是印度历史上其中一个最兴盛的时期,称为印度的黄金时代,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笈多王朝的和平及富裕使得百姓可以在致力于科学及艺术的发展,在科技、工程、艺术、辩证法、文学、逻辑学、数学、天文学、宗教及哲学上都有许多的成就,这些也是印度教文化的重要成分

三世纪以后,贵霜帝国逐渐衰落,南亚次大陆的西北部和北部地区分裂成许多小国。这些小国一部分被笈多王朝统一,另一部分则被北疆境外来的的嚈哒人(大月氏王寄多罗的后裔)所灭。当时恒河上游地区一个小国君主室利笈多家族逐渐强盛,制服附近小国并自称“大王(摩诃罗阇)”。

嚈哒人:又作挹怛、挹阗,是晚古典时代西域的一支游牧民族,曾于中亚、南亚地区建立规模广大的嚈哒帝国。嚈哒人被东罗马帝国史学家称为“白匈”,其亦曾自号匈人。嚈哒人是汉代大月氏人的后裔,起源于塞北,公元4世纪70年代初越阿尔泰山西迁河中,疆域从裕勒都斯河上游(焉耆西北)起,越过伊犁河流域到巴尔喀什湖,再到楚河和塔拉斯河草原、锡尔河地区,一直达到咸海。据一些史书记载,他们的一个汗庭建在塔拉斯城附近。全盛时,其领域东至葱岭到天山南路的一部分,西至里海的库尔干河地方。

有学者认为,汉籍上的嚈哒并不是学者们所认为的那样是西史上的Hephthalites,这二者是完全不同的种族。西史上的Hephthalites是中国古代史书《魏书》中的大月氏王寄多罗的后代,而《魏书》中的大、小月氏是汉代小月氏的后代。《魏书》的大、小月氏大约是在4世纪末或者5世纪初从张掖、酒泉那里南下到中亚的。Hephthalits是一个有文字且信佛教的种族。

2003年钱伯泉著《于嚈哒族源问题的新探索》肯定嚈哒的族源为阿尔泰山周围的呼得和东部天山以北的车师人后部,即古代阿尔泰游牧民族与印欧塞种游牧民族混合后裔,与突厥人有着深厚渊源。

笈多帝国

笈多帝国是印度次大陆古典时期的一个帝国,存在于公元3世纪中叶至6世纪中叶。在其鼎盛时期,该王朝统治着横跨印度次大陆北部大部分地区的帝国。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一时期是印度的黄金时代,尽管其他人对这一说法存在争议。帝国的统治王朝由笈多王朝建立。

这一时期的高峰是文化的巨大发展,主要发生在沙摩陀罗笈多、旃陀罗笈多二世和鸠摩罗笈多一世统治时期。许多印度史诗和文学作品,如《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都在这一时期被尊为经典。笈多时期涌现出迦梨陀娑、阿耶波多、毗罗诃弥罗和毗斡衍那等学者,他们在许多学术领域取得了重大进步。在笈多时代,科学和政治管理达到了新的高度。

这一时期,有时被称为笈多和平时期,在建筑、雕塑和绘画方面取得了成就,“设立了形式和品味的标准,决定了整个后续艺术进程,不仅在印度,而且远远超出了她的边界”。强大的贸易联系也使该地区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并确立了该地区作为影响邻近王国以及印度和东南亚地区的基地的地位。人们还认为,往世书(Puranas),一种早期关于各种主题的长诗,也是在这一时期形成书面文本的。统治者信奉印度教,婆罗门在笈多帝国蓬勃发展,但笈多王朝也对其他信仰的人很宽容。

最终,由于自身藩属造成领土和皇权的大量丧失,以及中亚匈奴人(基达里人和阿尔昌匈奴人)的入侵等因素,帝国灭亡。公元6世纪笈多帝国崩溃后,印度再次被众多地方王国统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sky |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笈多王朝统治时期,约公元320年至550年,版图覆盖了印度次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在其领导下,繁荣昌盛,为科学和艺术的广泛发展提供了契机。这一时期被称为印度的黄金时代,因为它在科学、技术、工程、艺术、辩证法、文学、逻辑、数学、天文学、宗教和哲学领域都涌现出大量发明和发现。这些发现凝聚了如今普遍认为的印度教文化的元素。

笈多王朝推崇印度教,但也支持佛教和耆那教文化。随着地区间贸易的增加,笈多王朝的佛教艺术影响了东亚和东南亚。笈多帝国成为重要的文化中心,并影响了缅甸、斯里兰卡和东南亚的邻近王国和地区。笈多王朝时期创造的印度古典音乐和舞蹈至今仍在亚洲各地流传。

法显是笈多王朝旃陀罗笈多二世统治时期首批到访印度的中国旅行者之一。他于公元399年从中国出发,并于公元405年抵达印度。他将所有见闻记录在一本日记中,并最终出版。法显在印度期间,直至公元411年左右,曾朝觐马图拉、加瑙吉、迦毗罗卫、拘尸那罗、吠舍离、华氏城、迦尸那城和王舍城。他的著作表达了对这些地方温和治理的赞赏。


中国赴印度求法的高僧法显在《佛国记》中透露印度封建系统,指明国王、长者及居士皆拥有大量土地,而他们又把土地及动产捐予寺院僧侣,这种行为为合法手续,从而产生宗教地主。值得注意的是,法显提到依附土地上的民户皆随土地转移,这有别于一般奴隶,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具有封建因素。另有自由农民,他们耕种王地,缴纳租税,欲去便去,欲往便往,与随土地转移的民户形成对比。

在政治制度方面,笈多王朝实行中央集权制,最高统治者是大王,皇亲贵族及婆罗门高僧做重臣及王室顾问。全国分若干省,省下设县,省总督多由大王任命王子或其他亲属出任,县级地方官由总督任命及管辖,协助国王进行统治顾问大臣及各级官吏,都从国王处领薪。

法显

中国佛教僧人法显是笈多王朝皇帝旃陀罗笈多二世统治期间前往印度的朝圣者之一。他于公元399年从中国出发,于405年到达印度。在印度一直待到411年,期间他游历了马图拉、干瑙城、迦毗罗卫城、拘尸那迦、吠舍离城、华氏城、迦尸那城和王舍城,仔细观察了帝国的状况。法显对帝国的温和统治感到满意。刑法很轻,违法行为仅以罚款来惩罚。根据他的记载,笈多王朝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他的著作是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之一。

法显到达马图拉后的评论——

雪暑调和,无霜无雪,人民众多而安乐,不必册立户籍,唯耕种王土者,须纳粮,去则去,留则留。王政不杀生,犯人只酌处罚款,屡作恶谋,只斩其右手。王之侍卫及侍从,皆有俸禄。天下人民,不杀生,不饮烈酒,不食葱蒜。

法显大师细致的描述了中天竺的风土人情,包括素食与种姓制度:

“寒暑调和无霜雪。人民殷乐无户籍官法,唯耕王地者乃输地利,欲去便去欲住便住。王治不用刑斩,有罪者但罚其钱,随事轻重,虽复谋为恶逆,不过截右手而已。王之侍卫左右皆有供禄。举国人民悉不杀生,不饮酒不食葱蒜,唯除旃荼罗,旃荼罗名为恶人,与人别居,若入城市则击木以自异,人则识而避之不相唐突。国中不养猪鸡不卖生口,市无屠店及沽酒者,货易则用贝齿,唯旃荼罗渔猎师卖肉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62

主题

249

帖子

123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