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杂谈] 中日菲的外贸历史

[复制链接]
查看1815 | 回复0 | 2022-6-3 22: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六甲海峡以东的亚洲贸易条件大不相同。与中国和日本建立贸易关系比与印度洋国家建立贸易关系要困难得多。1513年和1521-22年进入中国的请求被拒绝。直到1557年,葡萄牙才获得澳门,尽管它较早参与了中国沿海的秘密贸易。1543年与日本取得联系,1550年代以澳门为据点开始了贸易。

中国

中国在15世纪退出了在亚洲贸易中的积极角色,对私人贸易实施了严格控制,并对与日本的贸易实行禁运。鉴于这次撤军的历史重要性,值得追溯中国从1100年代到1433年的经验,当时它是亚洲贸易中最具活力的力量。

当宋朝被赶出华北并将首都迁至长江以南的杭州时,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曝光度大大提高。这是一个繁荣和人口稠密的水稻种植区。没有必要从遥远的地区带来食物供应。他们比中国大多数朝代更加依赖商业税收,并促进了港口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他们的主要港口是广州以北约600公里的川州。他们为出口市场开发了大规模的陶瓷生产,并且Ching-te-chen(在江西)的窑非常繁荣。

为了保卫长江和沿海地区免受蒙古人的袭击,中国第一支专业海军于1232年成立。在一个世纪内,它已发展到拥有52000人的20个中队,其主要基地位于上海附近。这些船只包括带有防护装甲板的跑步机操作的桨轮车,用于在长江上服役。这些装备有强大的弹射器,可以向敌舰投掷重石或其他导弹。

宋朝战败后,蒙古(元)王朝继续进行更大规模的造船活动,用于对外贸易、将粮食运往华北的北京(他们的新首都)、与亚洲进行海上贸易和海上作战。1274年和1281年,两支庞大的舰队集结起来,企图入侵日本,但没有成功。第一支舰队包括900艘舰船,第二支舰队更大,搭载了25万士兵的入侵部队。他们在丝绸之路上重新开放了通往欧洲和中东的陆路贸易。

与宋代一样,元朝的贸易社区很大一部分来自穆斯林世界的各个角落。这从13世纪下半叶来到中国的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和50多年后来自摩洛哥的伊本白图泰的观察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两者都为当时中国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留下了鲜明的见证。

明初,永禄皇帝在中国传统的“东海”领域之外展开了一系列的航海远征。这些远征是大规模的演习,其基本动机是政治性的,尽管它们确实包括国家贸易的重要元素。

永罗是一个篡位者,他在一次成功的军事叛乱中废黜了他的侄子。海军冒险旨在展示中国的力量和财富,并增强他自己的合法性。他们还打算将中国的宗主权扩大到更广泛的地区。朝鲜是这种朝贡关系体系的永久成员,永禄说服日本在1404年接受类似的地位(这种情况持续到1549年短暂中断)。在朝贡制度中,有一个初步的“礼物”交换(包括中方的丝绸、黄金、漆器和瓷器等特产),对方会有所回报。这些交流每隔几年就会更新一次,过去一直是私人贸易关系。然而,永罗禁止私人贸易。

这些朝贡关系被视为宣扬中国道德和文化优势的工具,对边疆的野蛮人起到文明力量的作用,从而增强中国的安全。出于这个原因,政府希望在发展和监督贸易关系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根本的想法不是建立一个殖民帝国,而是维护中国的霸权。这种中国对外关系的传统观点与以征服世界为目标的蒙古王朝截然不同,容罗可能觉得有必要重新树立一个更具吸引力的中华文明形象。

1405年至1433年间的七次探险深入“西洋”。他们由海军上将郑和指挥,他从15岁起就成为了皇室成员,成为了战友。郑和是个太监。明朝皇室有数千人。这个王朝的皇帝把他们当作值得信赖和忠诚的力量来对抗官僚的力量。后者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远征是浪费金钱,当时明朝首都从南京迁往北京并重建大运河的承诺非常大。它们涉及非常沉重的财政负担,以及对沿海省份的特殊征税。容罗通过大量印刷纸币来增加收入。由此产生的通货膨胀(见表2-12)导致私营经济中纸币交易的消失。从1430年代开始,白银成为主要的交换和纳税工具。

在永乐皇帝的统治下,明海军“共有约3800艘舰船、1350艘巡逻舰和1350艘附属于哨所或岛屿基地的战斗舰艇,一支由400艘大型战舰和400艘粮仓组成的主力舰队。运输货轮。此外,还有250多艘长途宝船”(Needham,1971,第484页)。宝船是远征西洋最重要的船只。它们是达伽马船只的五倍大,长120米,宽近50米。

中国船只与印度洋或葡萄牙的船只有很大不同。宝船有九根桅杆,小船也有多根桅杆。连接在帆织物上的横向竹板条允许精确和逐步收帆。当帆被卷起时,它们立即陷入褶皱。如果帆上出现撕裂,则受影响的区域受到车床的限制。大船有15个或更多的防水隔间,因此部分损坏的船不会沉没,可以在海上修理。他们有多达60间客舱,因此船员舱比葡萄牙船只更舒适。

表2-11显示了永禄皇帝六次出海的特点,第七次是在他死后派出的。舰队非常庞大,大船旨在威慑所访问国家的统治者。意图是和平的,但军事力量足够强大,可以有效应对对舰队的袭击,这种袭击只发生了3次。第一个以印度及其香料为目的地。其余的探索了非洲东海岸、红海和波斯湾。

这些航行的一个主要目的是通过赠送礼物建立良好的关系,并护送大使或统治者进出中国。没有尝试建立贸易或军事目标的基地。为医疗目的寻找新植物,其中一项任务由180名医务人员陪同。人们还对在中国不为人知的非洲牲畜类型感兴趣。探险队带回了鸵鸟、长颈鹿、斑马、象牙和犀牛角。然而,这些都是外来物种,欧洲与美洲的相遇开创了动植物的国际交流,并没有显着复制。

郑和死后,对这种遥远外交的支持很快就消失了。中国与“西洋”国家朝贡关系的扩大并没有增强中国的安全,而且海军远征的成本加剧了财政和货币危机的局面。精英官僚一直反对促进太监利益杠杆的冒险。他们通过销毁海外探险的官方记录来巩固他们的收益。人们越来越担心保卫新的北方首都免受蒙古或满洲的潜在入侵。新首都的粮食供应得到了大运河的保障,大运河于1415年全长重新开放(2300公里——相当于从巴黎到伊斯坦布尔的距离)。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运行得更好,因为新的锁使它可以全时运行。海运到首都的粮食运输已经停止,远洋粮船被运河驳船取代。

随着海洋外交的结束,宝船不再需要,海防被削弱,海军硬核的削减压力很大。到1474年,大型战舰舰队已从400艘减少到140艘。大部分造船厂都关闭了,海军人员因裁员和逃兵而减少。

东洋内各国的朝贡安排仍在继续,例如日本的船只可以每隔几年来,但永罗禁止私人贸易的禁令仍在继续,并且禁止使用两桅以上的海船。

这种封锁和监管制度最终引发了非法私人贸易和盗版的大规模发展。海岸警卫队对贿赂持开放态度。1557年葡萄牙人在澳门建立据点时,已对贸易形势了如指掌,与中日倭寇有轻松的往来。

1567年,中国当局结束了对私人贸易的禁令,但禁止与日本进行贸易。这给了葡萄牙人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有利机会之窗。

日本

1539年,中国人没收了参加贡品贸易的日本船只的货物。1544年,他们拒绝了日本恢复朝贡贸易的企图。这足以引起日本的敌意,日本的政治变化进一步加剧了敌意。到16世纪中叶,接受名义上的中国宗主国的足利幕府已经走到了尽头。它由一系列三个冷酷的军事独裁者信长、秀吉和家康继任,他们创建了一个强大的统一政府体系。他们完全否定了中国宗主权的想法。

这些政治发展发生在日本成为主要白银生产国的同时。1530年代发现了丰富的矿床。出口潜力非常大。中国市场渴求白银,中国的金银价格比对白银有利得多。由于中国人不允许日本船只进入他们的港口,日本白银到中国的主要运输商是中国海盗和葡萄牙人。

葡萄牙船只能够将印度尼西亚香料从马六甲带到澳门,在中国出售,购买中国丝绸和黄金,从澳门到日本南部的港口(先是平户,然后是长崎),出售这些产品,购买日本白银,在澳门出售,再购买丝绸运往日本或他们在果阿的仓库。

葡萄牙贸易也伴随着耶稣会的使命。弗朗西斯泽维尔于1549-51年在日本,耶稣会士在日本南部获得皈依者非常成功。最终,日本基督徒的人数上升到约30万(比果阿或中国的耶稣会士多得多)。日本人对葡萄牙的船只、地图和导航很感兴趣,并从这两种技术中学到了一些东西。他们对枪支更感兴趣。那个时代的葡萄牙技术在日本的南蛮(南蛮)艺术中得到了复制,这种艺术在非常大的多面板漆屏上得到了最清晰的展示。1543年第一个到达的葡萄牙人拥有日本新的枪支。这种新武器的潜力很快得到了军方的认可,他们设法复制了这种枪支并在日本制造。他们对决定日本内战的结果产生了重要影响。1615年以后,新幕府开始了一项成功的政策,即淘汰火器和限制使用刀剑的人。武士。

1596年,马尼拉的西班牙当局试图在日本复制葡萄牙的成功,并派出方济各会传教士传教。日本人的印象是西班牙可能想接管菲律宾,因此在秀吉的命令下,西班牙传教士和他们的19名皈依者在长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从那时起,日本对葡萄牙的传教活动越来越敌视,并与没有宗教抱负的英国和荷兰商人接触。最终基督教成为非法,葡萄牙人于1639年被驱逐。此后与日本大陆的贸易仅限于中国和荷兰商人。

马尼拉

FernaodeMagalhaes于1511年参加了第一次葡萄牙对摩鹿加香料群岛的探险,当他回到葡萄牙时,他对自己的薪水和前景感到失望。1517年,他叛逃到西班牙,改名为麦哲伦,并说服西班牙王室资助一次西线航行。他指挥的远征队(1519-22年)是第一次环球航行。它在阿根廷南部建立了一条路线。麦哲伦在菲律宾的战斗中丧生,但航行继续前往香料岛,最终返回西班牙。15人返回,200多人未能在航程中幸存。

西班牙以现金支付了对摩鹿加群岛的主权,但在1571年获得了对菲律宾的有效控制权。它是西班牙帝国在美洲以外的唯一重要部分。阿卡普尔科(墨西哥西海岸)和马尼拉之间的路线垄断了西班牙白银与中国丝绸和瓷器的贸易。西班牙人很少直接参与中国贸易,主要由中国船只进行,利用马尼拉庞大的华侨人口作为中介。16世纪末,有2000名西班牙人居住在马尼拉,10000名中国人。

与中国的关系从来都不是很友好。1603年,代表福建省当局的相当咄咄逼人的中国商人的访问给人以中国打算入侵菲律宾的误导印象。西班牙的反应是袭击并杀死马尼拉的大部分华人社区。中国万历皇帝处决了激怒西班牙人的商人,与中国的贸易得以幸免于难。然而,拥有菲律宾对西班牙来说从来都不是一项特别有利可图的冒险,而且从墨西哥经马尼拉到中国的白银流量比从日本进口的要少得多(见表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37

主题

182

帖子

103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