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1|回复: 1

[宗教] 伊斯兰教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复制链接]

8

主题

6

回帖

4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2
发表于 2024-9-11 18: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莫言 于 2024-9-11 19:09 编辑

在伊斯兰教出现之前和戒日王统治之后,印度经历了一段政治分裂和思想停滞的时期。这个国家被分成几个小邦。人们形成了狭隘的观点和身份。形式主义和独裁主义主宰着宗教和文化生活。湿婆教和毗湿奴教是两个不同的宗教派别。知识精英没有贡献任何创新的宗教著作、思想或评论。沙卡、胡纳和古尔加尔人终结了笈多王朝的黄金时代。

然而,这些外国人逐渐接受了印度教和文化。这些入侵者称自己为刹帝利的后裔。这是拉其普特文化、艺术、文学、诗歌和戏剧的开端。马尔瓦、卡瑙杰、孟加拉、克什米尔、阿杰梅尔、瓜廖尔、奇托尔、伦滕博尔和曼都不仅是拉其普特骑士精神的发源地,也是新文化、建筑和文学的发源地。南印度在此期间保持稳定,因此没有像北方那样经历政治分裂。朱罗王朝统治着整个印度半岛。

历史学家塔拉昌德在《伊斯兰教对印度文化的影响》一书中指出,南方社会和文化的复兴是伊斯兰文化的影响的结果。在伊斯兰教在印度出现之前,穆斯林阿拉伯人与印度南部有数个世纪的贸易关系。印度-伊朗海上贸易达到顶峰。其中一些外国商人甚至定居在斯里兰卡和马拉巴尔海岸。一些阿拉伯穆斯林也来到信德和古吉拉特,但他们的影响有限。然而,从公元十二世纪开始,伊斯兰文化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HV Sreenivasa Murthy和SU Kamath(1976)强调了伊斯兰教对印度社会的影响的积极和消极方面。他们写道:“伊斯兰教间接导致印度社会陷入种姓制度和排他性。印度妇女必须戴面纱,殉夫令也变得更加严格。童婚变得更加普遍。”

伊斯兰教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https://www.yourarticlelibrary.com/essay/impact-of-islam-on-indian-society-2/47437

入侵印度的穆斯林没有多少资源,无法在不寻求印度教徒的合作的情况下在印度建立稳定有效的政府。印度教徒在印度占绝大多数,由于没有穆斯林竞争对手,他们在经济领域垄断了经济领域。穆斯林征服者依靠印度教徒进行外交和行政管理。穆斯林法官也听取印度教法官的建议进行司法管理。穆斯林入侵者还允许印度教徒在村庄收税并管理农业和商业。

尽管穆斯林用武力征服了印度,但他们仍然奉行和平政策。除了少数人之外,他们奉行宗教宽容政策。他们大多意识到和解而不是迫害的必要性。一些穆斯林采用了印度教的宗教习俗。他们还前往印度教圣地朝圣。印度教徒也意识到放弃敌对态度的必要性,开始过上和平的生活。皈依伊斯兰教的印度教徒也在新的穆斯林社会中保留了印度教的习俗和礼仪。

他们试图间接地将印度教文化的影响扩散到伊斯兰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出现了一种和谐、妥协、宽容和合作的精神。这逐渐导致了印度教和穆斯林文化的融合。但印度教徒并没有放松他们的社会僵化、不平等和不可接触性。

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不是对彼此的宗教和文化的同情理解。无论可能产生什么相互妥协,都是因为他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个人利益的动机促使印度教徒中的下层阶级皈依伊斯兰教。他们地位低下也是皈依伊斯兰教的原因。但这种自愿皈依伊斯兰教的情况很少。在大多数情况下,印度教徒是被迫皈依伊斯兰教的,甚至是违背他们意愿的。

由于伊斯兰教对印度教徒的影响,种姓制度变得非常严格。种姓规则被严格遵守。种姓制度如此严格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印度教徒皈依伊斯兰教。人们对 Smritis 和 Nibandhas 进行了评论,目的是重新调整印度社会的社会关系。在变化的环境下,人们认为这是必要的。在女孩出生时杀死女孩的习俗在印度教徒中盛行,因为他们担心穆斯林统治者或贵族可能会强迫印度教女孩结婚,这是可耻的杀婴这种邪恶的习俗是当时环境的产物。

在穆斯林进入印度之前,印度社会中并不盛行深闺制度。印度妇女过去可以自由活动,无需深闺。但穆斯林征服印度后,深闺制度开始盛行。妇女被迫遵守深闺规定,隐居在家中。深闺制度盛行也是因为印度妇女面临被穆斯林绑架的危险。

由于担心穆斯林统治和高级官员可能会带走并娶美丽的印度教女孩,印度教徒中童婚的习俗开始盛行。因此,印度教女孩必须在很小的时候结婚。《圣经》被修订,以合法的方式批准童婚,11岁或12岁以上的婚姻被视为有罪。

在征服印度不同地区后,穆斯林征服者俘虏了战败者的妇女和女孩,并娶她们为妻。随后,印度教妇女,尤其是拉其普特妇女,在丈夫和亲属前往战场与穆斯林进行最后一场战斗之前,自焚。这被称为Jauhar习俗。除此之外,还引入了Sati习俗。根据Sati习俗,妻子必须在丈夫的火葬堆上被烧死。

伊斯兰教出现后,奴隶制度变得相当普遍,因为这是穆斯林社会的普遍特征,而拥有奴隶被视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甚至苏丹也曾以国家为代价来维持奴隶。奴隶制度在拉其普特人中变得如此普遍,以至于拉其普特王室会将女奴作为嫁妆。

印度社会的上层也受到穆斯林的服饰样式、饮食习惯和社交礼仪的影响。然而,属于下层的印度教徒却没有受到这种影响。印度教徒还从穆斯林那里学到了赌博和饮酒的恶习。伊斯兰教的影响也给一些早期的游戏和娱乐活动带来了变化。KMPannikar认为,由于伊斯兰教的影响,印度社会在垂直方向上被分裂了。

对皈依的恐惧使得印度教徒的观点和习俗变得比以往更加正统。印度教徒加强了许多社会禁忌和种姓限制,以巩固其与穆斯林对抗的基础。他们还严格遵守有关饮食、婚姻、宗教仪式和典礼的规定。印度教徒所实施的这种严格规定保护了印度文化免受伊斯兰文化的侵害。但它阻碍了进步,使低种姓的状况变得悲惨。他们夹在上层阶级的社会和宗教暴政与穆斯林狂热分子的暴政之间。

因此,伊斯兰教对印度社会的影响产生了几个后果。首先,它加强了印度社会的保守主义,这反映在正统的观点和实践、种姓制度和宗教生活的僵化上。其次,它也带来了印度与外界联系的恢复以及思想、习俗和传统的交流。

尽管印度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存在根本分歧和紧张关系,但相互宽容和合作的健康精神在印度社会中得到了体现。这最终导致了许多试图协调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宗教派别的兴起。

拉纳德、卡比尔、那纳克、达杜、柴坦亚等人试图为两种宗教找到共同点。印度教圣人和宗教领袖试图融合印度教和穆斯林的思想。同样,苏菲派圣人也采纳了印度教教义并遵循了许多传统。

两种宗教的神秘方面之间的相似性并不局限于神智学思辨的高级领域。苏菲派和巴克提神秘主义在中世纪印度发展起来,它们具有共同的特征。印度教圣徒和苏菲派圣徒宣扬人类大同,相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谴责种姓差别,强调对神的爱和虔诚崇拜,反对形式主义和外在的虔诚。这最终导致了对“萨蒂亚·皮尔”的共同崇拜,即真正的圣人。

印度教徒并不介意在穆斯林皮尔或圣人的墓前供奉糖果。他们还虔诚地聆听诵读《古兰经》。人们普遍发现,印度哲学家们过去常常像穆尔希德和穆斯林圣人一样传教,以传授苏菲主义,就像古鲁一样。印度教徒开始相信皮尔的绝对正确性,并在家中保留一本,以消除邪恶。在许多情况下,他们开始为谢赫和苦行僧提供食物。

他们还参加穆斯林节日和集市。在宗教狂热在印度肆虐之前,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常常聚集在贝迪尔、贝卡斯、罗哈尔、库塔布和沙阿·阿卜杜勒·拉蒂夫等著名穆斯林圣人的墓前,齐声歌唱。许多印度教徒被穆斯林圣人所吸引,成为他们的信徒。阿卜杜勒·卡迪尔·吉拉尼、赛义德·马苏德、赛赫·穆因-乌德-丁·奇斯蒂都有许多印度教信徒。穆斯林也遵循崇拜印度教神灵的习俗。

在社会交往中,两个宗教团体都超越了传统壁垒和宗教正统观念。乌尔都诗人乌尔菲在他的诗中写道,一个人应该与他人生活在一起,这样,在他死后,穆斯林可以用扎姆扎姆水清洗他的尸体,而印度教徒可以毫不犹豫地按照他们的葬礼仪式将尸体焚烧。据说,卡比尔死后,两个社区之间发生了冲突。他们都想以自己的方式处理卡比尔的尸体。

卡比尔的印度教信徒希望火化他的遗体。与此同时,这位伟大圣人的穆斯林信徒想埋葬他的遗体。但当他的信徒(属于两个教派)掀开盖在卡比尔身上的布时,令他们大吃一惊的是,尸体被一堆鲜花取代。穆斯林信徒拿走了一半的鲜花埋葬在马加尔,而另一半被印度教徒带走在瓦拉纳西焚烧。这个传说表明,即使在穆斯林统治印度期间,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团结程度也很高。

中世纪印度的艺术和建筑完美地融合了伊斯兰元素和本土印度风格和传统。印度教和穆斯林建筑师联手建造了清真寺或寺庙、国王的宫殿或苏丹的“朝觐”。印度教徒装饰着穆斯林统治者的宫廷,并加入了他们的军队和民政部门。在阿克巴统治期间,拉其普特贵族成为大臣和曼苏达尔。在德干,巴赫曼尼国王还任命印度教徒担任民事和军事部门的官员。阿克巴遵循印度教穆斯林团结的政策,娶了印度教贵族的女儿为妻。

伊斯兰教与印度教的接触也产生了文化融合的过程,其中涉及三种类型的运动:

(一)通过皈依伊斯兰教,提高群体的文化和社会流动性,提高群体的地位,

(二)皈依伊斯兰教的人在文化和宗教事务上趋向正统

(三)非穆斯林由于文化接触、权宜之计或者为了利益而吸收一些伊斯兰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在穆斯林统治期间,非穆斯林采用了一些伊斯兰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并最终皈依伊斯兰教。《印度文化遗产》第III卷和第460.2页使他们能够获得最高地位、权力和利益。因此,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并为了获得社会、经济和政治利益,一些非穆斯林选择皈依伊斯兰教作为最短的途径。皈依的另一个原因是最低种姓的印度教徒希望摆脱其卑微的地位和社会弱势地位。

统治者还使用武力迫使印度教徒皈依伊斯兰教。这些因素导致了大规模皈依伊斯兰教。然而,皈依伊斯兰教并没有提高皈依者的地位。他们仍然被印度教徒和穆斯林视为贱民,但原因不同。印度教徒认为他们是贱民,因为他们是穆斯林。

相反,上层穆斯林在纯洁-污染规范、婚姻和社交方面与下层种姓的皈依者保持距离。由于从事肮脏的职业,穆斯林“班吉”不被允许在清真寺祈祷。尽管皈依伊斯兰教并没有达到皈依者所期望的目标,但由于文化融合和多元化,它被认为具有社会意义。

皈依伊斯兰教的印度教徒大多保留了其种姓规范,包括婚姻习俗、文化联系、节日、仪式等。同时,他们发现很难接受穆斯林在婚姻和社交方面的一些习俗。当然,由于对穆斯林的恐惧和怀疑以及两个社区的宗教复兴主义,这种文化融合是短暂的。结果,等级在横向上得到巩固,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间的鸿沟不断扩大,导致穆斯林形成了新的身份,文化生活中以宗教正统形式出现的原教旨主义兴起。

印度的分治可以看作是刻意排斥融合元素和传播原教旨主义原则的结果。分治后阶段,横向少数群体进一步巩固。

目前,伊斯兰教已成为印度社会文化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伊斯兰教适应印度国情,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以多种方式促进了社会、政治和思想领域的民族团结。现在,人们发现印度传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遗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黎明时分,人们同时聆听清真寺的祈祷和寺庙的钟声,赞美同一个宇宙之神。阿米尔·胡斯鲁和米尔扎·加利布等著名诗人与卡利达斯和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一样,都是印度人。同样,泰姬陵与阿旃陀或埃洛拉一样,都是印度的遗产。没有人能否认毛拉纳·阿布尔·卡拉姆·阿扎德和扎基尔·侯赛因作为印度母亲的伟大儿子所做出的贡献,将他们与甘地或尼赫鲁相提并论也并非不明智之举。


8

主题

6

回帖

4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2
 楼主| 发表于 2024-9-12 23: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1、佛教的诞生是出于化解印度教的等级制度,阿育王统一南亚次大陆(孔雀王朝)后,皈依佛教,以佛立国非常类似于大理段氏。公元前后,佛教经丝绸之路北线进入中国,向西传播面临巨大阻碍,波斯(祆教)与古罗马(基督教)持续对峙。

2、佛教、印度教向东南亚扩张顺利,并以古海上丝绸之路传播。伊斯兰教萌芽后,通过“奋斗”吞并波斯,替代了北非的基督信仰,法国的图尔战役非常重要,使欧洲抵抗住了伊斯兰的入侵。阿拉伯大翻译运动(主要是伊朗人)使伊斯兰教进入“黄金时代”,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范围传播。

3、印尼泗水抵抗住了忽必烈的蒙古水军进攻,成立满者伯夷。蒙古人毁灭巴格达(伊斯兰首都),但之后串种(突厥蒙古),征服印度后,捣毁无数佛教建筑,印度佛教全面中断至少800年,直至近代从斯里兰卡重新引进佛学.....

4、印度人被伊斯兰征服后,大脑彻底残疾了。约在明朝,一位印度官员到达克什米尔,行程日记“只是偶尔遇到几个老年的僧侣,再也没有博学的大师......”

5、西班牙人抵达菲律宾时,发现穆斯林控制了3分之一菲律宾,鉴于北非伊斯兰分子极为顽固,迅速采取隔离措施......通过盛大的礼拜仪式吸引底层公众信奉基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连外贸论坛

GMT+8, 2024-12-27 02:33 , Processed in 0.26562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