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集团使用“中等收入国家”(MIC)一词来指代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在预定带宽内的民族国家。MIC 分类使世界银行能够分析和确定该类别内国家的具体政策处方。 政策处方通常基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向所有国家提供金融服务。国民生产总值高于1,206美元且低于12,475 美元的国家被视为中等收入国家。 概括 1、世界银行集团使用“中等收入国家”(MIC)一词来指代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在预定带宽内的民族国家。 2、人均国民总收入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进步的最佳指标。世界银行 Atlas 方法是一种汇率对话系统,它使用 Atlas 因子,取代了简单汇率的使用。 3、MIC在金融稳定、国际贸易、应对气候变化的可持续能源发展等领域尤为重要。 世界银行国家分类 从历史上看,每个经济体都被世界银行划分为高收入、中等收入或低收入。早些时候,发展中经济体这个词被用来指代中低收入国家,但由于缺乏具体性,在2016年被放弃。目前使用的分类主要基于几个指标,例如收入水平、贷款状况和地区。 根据上述变量,中等收入国家是一组非常多样化的国家。因此,它们进一步分为中低收入和中高收入经济体,这使政策制定者能够确定合适的政策处方。 虽然较低的 MIC 难以提供基本必需品,例如清洁水和食物,但较高的 MIC 往往面临更大的与治理相关的问题,例如猖獗的腐败。 中低收入经济体是人均国民总收入介于1,026美元和3,955 美元之间的国家。属于高 MIC 分类的国家,国民总收入在 3,956美元至12,475 美元之间。在全世界总共109个 MIC 中,有53个低 MIC 和56个高 MIC。 什么是国民总收入 (GNI)? 人均国民总收入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进步的最佳指标。它是一种广义的衡量指标,以当前美元衡量,三年汇率的阿特拉斯方法用于将美元价值转换为被衡量经济体的国家货币。 国民总收入被定义为一个国家的所有企业和公民在一个财政年度内赚取的总收入。它是比国内生产总值 (GDP) 更广泛和更合适的指标,因为它除了 GDP之外还包括监督收入。 因此,国民总收入能够包括投资收入,无论该收入是在哪里产生的。它可能包括外国投资、经济发展援助和汇款。 中等收入国家的重要性 所有中等收入国家的总人口约为50亿人,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二。中等收入国家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三分之一,共包括109个国家。其中最大的四个国家,也称为金砖国家,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合计约占世界人口的一半。 MIC被认为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在金融稳定、国际贸易、应对气候变化的可持续能源发展等领域尤为重要。 世界银行地图集法 世界银行 Atlas 方法是一种汇率对话系统,它使用 Atlas 因子。它取代了简单汇率的使用,从而在比较各国国民收入的同时减少了汇率波动的影响。 Atlas 因子是通过平均最近三年的货币汇率确定的。然后在国家层面和国际层面根据通货膨胀调整该数字。 国际通货膨胀是使用源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 (SDR)的 SDR 平减指数来衡量的。SDR 通胀指数本质上是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和欧元区等经济体最大的几个国家的 GDP 平减指数的加权平均值。 |